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东方神木成就蜀根传奇

时间: 2014-10-30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2013年3月20日,芦山被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称号。

       授牌仅一个月,芦山便遭受了“4·20”地震,乌木根雕产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借助灾后重建,芦山根雕艺术产业将“破茧成蝶”,建成集旅游、文化、食宿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70亩,估算总投资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主要包含有根雕艺术馆、商业街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有力带动周边居民增收致富。

       奇巧相融的根雕绝技

      四川省芦山县大川镇境内,黑水河与黄水河交汇后,汇入大川河,流向玉溪河,最终再流向芦山县城……这条在芦山县境内纵横交错的河流,正是芦山河。

       芦山河流域内,山川秀美,盛产乌木。因木材资源丰富,芦山渐成雕刻之乡。

      乌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素有“东方神木”之称。在中国,历来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成工艺品、佛像等,于是有了“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之说。

      芦山根雕区别于传统的根雕,有其独特的风格。芦山县作为一个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其汉代留下的碑刻石雕石刻等大量艺术精品,以及涉及到的汉代文化,赋予了根雕深刻的文化内涵。芦山根雕,是一种“奇”与“巧”相结合的造型艺术。

       芦山根雕的创作形式主要是根据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因势造形、因材施艺,集中体现其自然美,化腐朽为神奇。

      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馆长余德斌接受《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专访时说,芦山根雕最大的工艺特点就是充分取形于乌木“瘦、透、漏、皱”的自然特点,以“巧雕”为主的雕刻工艺技法,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完美融合起来,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

      可见,珍贵的自然馈赠,会在人的重新创造之下焕发生机。如今,在芦山的根雕一条街,汇集了200余家企业近6000人从事根雕行业,带动周边百姓上万人就业,规模不可谓不大。奇巧相融的芦山根雕,早已扬名海外,仅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所出产品就已远销香港、东南亚、日韩和欧洲等地。

      把芦山根雕带到世界大舞台

      2014年3月27日,由国际木文化学会主办、四川芦山良友木缘艺术馆承办的国际木雕现场创作活动在观众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来自比利时、赞比亚、希腊、巴拉圭等国的雕刻家们,怀着期待参与此次现场创作活动。

      在国际知名雕刻师们信心满满创作之际,芦山本土的雕刻师们也不甘示弱,精神抖擞地参与到创作中来。

      余德斌说,这次邀请国外雕刻大师来芦山参观交流,是从他自己参加世界木文化协会以后就一直有的想法,希望能把芦山根雕和芦山好木材介绍到世界大舞台上,也希望世界多国不同的文化交流能够帮助芦山根雕更上一个台阶。在这以前,已经有芦山的根雕师出国学习,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随着根雕产业的不断发展,希望能让更多的芦山根雕师走出去。

      正如余德斌所说,这一次国际木雕现场创作活动让芦山的根雕师感受到了“不同”。相较之下,芦山根雕师的作品是“三分人工,七分天然”,雕刻之中不会刻意改变其本来的面目,使其保持木之美,天然、自然之美。而来自国外的雕刻师们则更喜欢创新,他们更多的是在意作品的协调性与对称感。

      建自己的博物馆

      相比芦山源远流长的根雕产业来说,余德斌的根雕艺术馆实在是太年轻了。从2010年正式落户芦山开始,到现在仅4年时间。可是,短短4年里,这个艺术馆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记者来到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时,这里已经摆放了上千件根雕艺术品,其中包括了多件国际木雕现场创作活动时的成品。

      正因为取得了多项成就,根雕馆还担负起了培育新人的责任。采访时,正好赶上了成都大学美术艺术学院的师生前来采风,身临艺术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在艺术馆后面的作坊内,许多小工艺人正在埋头创作自己的作品模型,思想与手艺齐头并进。

      当问及余德斌今后在根雕方面的规划发展时,这位很有思想的根雕人掷地有声地回答:“我想要在未来3-5年内建一座上万平方米的国际性根雕博物馆。”届时,这座博物馆内将收藏来自世界的顶级根雕艺术作品,用万国缩影来形容也不为过。显然,余德斌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连建设地也已看好了。

      芦山的根雕产业早就闻名遐迩,成功的背后正是倚靠这一家家脚踏实地的根雕企业鼎力支撑,成就了一个个 “蜀根”传奇,难怪郭沫若题诗赞誉“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僻地竞尔雄”了。

本刊记者  周淼葭  文/图

(文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业工委举办投融资政策解读操作实务专题培训[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四川乐至黑山羊的“进阶之路”[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因地制宜构建梯队、激发活力、优化服务 四川卫健人才队伍“提质扩容”[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培育工匠人才 打造工匠品牌 弘扬工匠精神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