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李昌平: 文化振兴是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时间: 2022-12-31 14:26:15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文化振兴是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县域经济学会高级顾问 李昌平


    很高兴应邀参加在汶川举办的四川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座谈会。汶川是阿坝州东南门户,素称“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藏、羌、回、汉等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交相辉映。近年来,汶川县深度挖掘治水文化、羌藏文化、熊猫文化、大爱文化内涵,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试点县,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汶川实际、具有羌区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绚丽的文化之花必将结出丰硕的文明之果,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县域是乡村振兴主战场,发展县域经济与实施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民族地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阵地,是民族文化的富集地。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是乡村文明的重要组成,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软实力。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

    下面,我谈两点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在增进文化认同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传承好各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激励全体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首先,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是加强民族团结、凝聚复兴伟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的靓丽风景。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个认同”是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有了认同,各族人民才有共同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才能人心相聚、精神相依。“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五个认同”为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推动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念,注定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历史上,我国各族人民相依共济、相扶守望,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是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弘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是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维系全民族共同心理认知、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增强文化认同、凝聚思想共识必须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丰富、多彩、平等、包容是中华文化的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但也要看到,当前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思想上,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还有模糊认识;在实践中,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文化艺术作品供应不够充分,文化传承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等等。任其下去,势必影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进而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交融。

    其次,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要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错误倾向是,“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交融始终贯穿于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少数民族不仅给中华文化带来了胡琴、椅子等物质成果,磨制面粉等生产技术,也为中原人民增加了锐意进取的开拓意识、兼容博纳的文化胸襟。中国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到1/3。亘古以来,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壮大了中华文化力量,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第二种错误倾向是,“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特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屡经磨难而自强不息,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伟大文明,就在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有着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和无比强大的凝聚力。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华文化就在中国大地上呈现出多元化、区域性发展,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趋势。随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少数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巨大,唐代回鹘诗人坎曼尔曾作诗“古来汉人为我师”,而其他民族则一度流行“回鹘衣装回鹘马”,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令各民族谁也无法将自身从中华文化中割裂出来。

    在多元一体格局下,56个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民族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依存,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和中华文化的和谐统一。各民族文化既有自己的个性,更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共同装扮着中华文化的百花园。

    ​再次,增进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远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同时要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推动各族群众在文化上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增强亲近感和认同感。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各有优点。比如,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民族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在祖先记忆、生活习俗、民间信仰等方面也有差异,这是历史形成的。同时也要看到,各民族都具有团结友爱、向善向上、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勤劳质朴、平等相待、诚实守信的优良品格。要正确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态度,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里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坚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让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民族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行“双语教育”,确保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无障碍地沟通交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健全市场体系,培育消费市场,努力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不能简单地把民族文化产业推向市场,该由政府扶持的必须扶持到位。

    要实现各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扬弃继承与转化创新相结合,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古为今用、守正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心口相传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萃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生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产品;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队伍,着力培养乡土人才,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为“同心共圆中国梦”提供丰厚多样的文化滋养。

二、在文化保护传承中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千年梦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民族地区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化保护传承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短板和弱项。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在乡村文化发展中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首先,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制订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注重政策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赋予所有文化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意义。拓展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空间,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时空穿透力。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吸引金融机构、文化基金、社会公益机构、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完善捐赠激励制度,设立乡村文化基金,最大限度满足乡村文化发展资金需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运营模式,建立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允许运营方以市场化模式参与公共文化项目管理。精准对接乡村文化需求,畅通需求反馈渠道,提高农家书屋图书种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培养乡村文化人才,采用“吸引式”“回归式”“共享式”“合作式”“远程式”等多种模式,充分吸纳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其次,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品牌建设。重视塑造乡村文化视觉形象,构建乡村文化符号阐释体系。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资源普查,对文化类别、内涵、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做好文化符号采集、加工、提炼,构建兼具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阐释系统。准确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入探寻传统与现代、当今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共通之处,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再发掘、再弘扬、再创造、再表达、再传播。重点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健全完善文化品牌版权保护制度,大力培育唐卡、绘画、刺绣、蜡染、服饰、药泥、藏医、羌医、彝医、藏茶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历史、地理、自然与人文资源,集中打造一批文化小镇、特色村寨和高端民宿品牌,以及冰雪、登山、攀岩、徒步穿越等户外运动品牌,情歌会、转山会、音乐舞蹈、史诗传唱等乡村民俗活动品牌,发挥生态农业比较优势,把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着力打造农业文博品牌。

    再次,要着力培育乡村文创与文旅产业。摸清文旅资源家底,以“神秘”“本真”“绿色”为导向,大力发展乡村文创与文旅产业,充分利用原生态山水、花草、林木、果蔬、饮食、服饰,再融入古老的婚庆仪式、宗教仪式以及节庆、音乐、歌舞、史诗等,发展高端民宿和“乡愁产业”。充分发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体验价值和教化功能,推动“非遗+”融合发展。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把地缘相邻、主业相近、优势互补的特色村寨串联起来,实行联动发展、集聚发展,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之路。

县域金融更多>>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筑梦天府向未来[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业发展工作委员会调研内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四川乐至黑山羊的“进阶之路”[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因地制宜构建梯队、激发活力、优化服务 四川卫健人才队伍“提质扩容”[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