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振兴乡村需解决好四个关键问题   时间:2018-09-07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杜爽

河南省委党校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宏伟蓝图,但乡村振兴必将是一个长期和持久的过程,要实现目标必须解决好四个关键问题。

解决好如何吸引人的问题

        首先,要提供便利条件支持和鼓励城里人下乡。 乡村振兴离不开城市人员的参与和助力,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吸引和支持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技术人员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承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的宏伟大业。让有知识、有头脑、有技术的城里人来到乡村,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和管理支撑。

        其次,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等回乡创业。在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乡村人口进城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必须注重优化乡村人口结构,提高乡村人力资本的整体质量。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部分高素质外出务工农民以及复转军人、大学生回乡创业,同时也要支持和鼓励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高起点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及养老等产业。

         再次,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将那些真正愿意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有一定文化基础,而且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和生产技能的中青年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最后,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与此同时,更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队伍,把那些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的干部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

解决好土地如何改的问题

        首先,对于承包地即农用地,要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强化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探索农地流转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效率和效益。

        其次,对于农村宅基地,为了减少农村人口离土离乡造成农房、宅基地闲置浪费,应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即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最后,对于农村经营性和公益性集体建设用地,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盘活其使用方式和用途。通过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把土地增值收益这块“蛋糕”切出更大的部分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解决好资金如何筹的问题

        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方面,必须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确保农业农村资金投入规模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必须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能。要通过对财政资金的有效“整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和吸引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其次,要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当前,由于一些制度、政策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农村金融需求尚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必须制定和完善涉农贷款奖励政策,解决好金融机构投放“三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二是必须增强农村金融的创新能力,积极开拓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对旅游、文化及养老等涉农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最后,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等产业。为了有效防止工商资本下乡与民争利,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工商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促使工商资本带动小农户共同富裕。

解决好产业如何兴的问题

        首先,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要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要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其次,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这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必须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业农村经济优质高效发展。

        最后,要大力培育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要支持工商资本下乡兴建康养基地、共享农庄、休闲农园、森林人家、产业庄园、创意农场、乡居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