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李后强 卢加强:化危为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3-18   发布者:省社科院网站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子信息产业、数字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化危为机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推进“5+1”工业体系持续优化升级。

认识机遇与挑战

既要看到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要看到数字产业体系存在的盲区和短板,找准未来前行的地平线和路线图。

在组织指挥、信息发布、交通管理、社区隔离、疑似人员追踪等防控工作中,我们看到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网上学习、网络娱乐、远程医疗、网络办公以及民生需求网购等数字模式在全国获得大范围推广。电信天翼云、联通云视频免费开通使用,中国移动云视讯、华为WELINK、腾讯会议都提供多用户免费不限时视频会议服务、线上打卡等。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相关团队2月1日至5月1日为参与抗击疫情的机构、企业等免费升级至专业版。在大量产业按下暂停键、生活受限、经济受损的情况下,数字技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时,疫情对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数字管理是一次大检阅。这次疫情更多暴露出来的是武汉城市及各行各业数字化管理的问题,但我们举一反三、同理可推,其他城市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甚至更为突出。根据2019年数字城市研究部门蓝皮书,武汉作为数字城市,仅排在杭州、上海之后,超越深圳、北京两个一线城市,其数字环境、数字政务、数字生活、数字生态走在国内城市的前列。但是,不论是武汉红十字会救援物资的发放,或是卫健系统对病员病床的情况掌握,都暴露出数字产业体系中的盲区和短板。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数据壁垒、信息孤岛,需要我们更加重视部门数字的打通。疫情期间谣言的传播,权威声音的失缺,让我们意识到培育“数字价值观”、建设“数字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在疫情后,面临重要机遇和激烈竞争。疫情成了全民数字生活的一次集中体验,并加速形成“宅经济”产业。疫情作为一种偶发事件大大加快了全国乃至全球数字社会和数字产业的发展步伐,数字经济作为核心产业的地位将更加突显。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人民币,占到了GDP的34.8%,2019年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8.54亿人,光纤用户达到了3.96亿户。显然,疫情后这一数字必将刷新。2019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达到10259.9亿元,同比增长13.8%。对机遇与市场的抢夺,必然出现数字经济遍地开花的大发展,必将出现大量的同质竞争和雷同建设,有可能让数据的蓝海在低端竞争领域迅速变成红海。

因此,如何差异化竞争?如何扬长避短?我们要在热态势下保持冷思考,结合本地的基础产业优势和数字经济优势,确定自己的个性化战略战术,这是在机遇面前必须保持的科学态度。四川要全方位深入分析在西部、在国内、在全球电子信息及数字经济版图中的位置,找准未来前行的地平线和路线图。

抓好“四大中心”建设

大力鼓励有时代感、有使命感、有责任感、有世界胸怀的企业追求卓越,领航行业,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领域抢占全球高地。

抓好自成体系的国家级科技孵化中心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面临激烈竞争,很难靠一个企业独立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背靠一个科研生态系统、人才储备系统和文化关怀系统,企业所需的技术与人才能够在这个大系统里进行采购或预订。四川要立足电子信息、数字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建设自成体系的国家级科技孵化中心,咬定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研发创新与应用,构建具有自主权的数字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优势。要按近、中、远期布局战略,近突出快、中突出大、远突出强。近期在3到5年内抓转化、抓运用,将科技存量推向市场。中期在5至10年内,推进功能性和应用性创新。远期在10到1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基础理论、前沿科技上进行颠覆性创新,确保在某一领域一两代人的科技优势。科技孵化中心的总体定位,是我省成德绵、眉雅泸及其他各市州数字园区的大融合,是我省科研院校、军民融合企业、社会种子公司、国际科学家、民间科技人才在“一干多支”一盘棋机制下的大整合,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的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研发系统。

抓好能力强大的数字金融中心建设。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流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是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本保障,是技术聚集、人才聚集、企业聚集的源泉。既要建立服务于科技巨头、独角兽企业的金融主脉血管,又要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金融毛细血管,促进风投机制、研发机制和企业长期效益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能力强大的数字金融中心。用创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向技术孵化提供融资,整合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构建多方资源体系,拓展多样化的科技企业股权融资。借鉴先进地区科技金融的成功经验,改革目前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围绕产业发展整合金融资源。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政策,用金融的活力激发科技活力,用科技活力激发金融的活力,形成信息数字加金融的强大产业集群。鼓励数字产业走出盆地,为“四川造”国际化提供强大的金融保障。

抓好高效精准的市场服务中心建设。在四川“5+1”现代产业体系中,5大产业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加1是提升、融合、裂变。我们要建设高效精准的市场服务中心,把5大产业打造成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要深化“提质量、强品牌、托市场”认识,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创建行业、国家、国际质量标准,树立“四川制造”质量整体形象,擦亮“四川创造”品牌,坚决维护和提升知名工业品牌的美誉度。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进工业数字化营销网点建设,提升线上线下的融合度。借助工博会、中博会、西博会、四川—欧盟对接会以及“一带一路”共建等平台,实现全球资源、全球市场的整合共享。以制度护航,完善数字经济和5大产业融合的市场机制。打破数字壁垒,走出信息孤岛,改革数据的储存、共享、交易等机制。

  抓好充分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心建设。数字经济的小规模竞争、低端性竞争、区域内竞争,最终会使我们失去话语权。必须清醒看到,全国各省发展数字产业力度大、速度快。中国与国际数字产业的竞争已进入平台共建和规则共建领域的竞争。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过去的评估,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是互联网发展水平综合排名前5的省份,其数字经济产值已在3万亿元至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占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40%,数字领域全球的独角兽企业,中国占了1/3,中国的云供应商保持着计算效率的世界速度,在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无人驾驶技术领域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一阵营。我们必须建设充分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心,共享世界资源。推动国际技术交流,引进国际一流人才,促进科技合作,构建国际数字产业生态共同体。

作为国家数字创新发展试验区,我省在“一干多支”重点区域,“5+1”重点产业,数字政府、数字城市、数字园区、重点载体,正加快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10+3”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以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为着力点,我省在AI产业、5G大数据产业、高清视频产业、电子信息基础产业、数字文创产业、电子生命科学等领域积累了较强优势。2019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超过万亿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42亿元,增长13.2%,总量居全国第六位,增速排名第二,主要产品实现出口2596.6亿元,增长21.2%,占全省出口总量66.7%。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17.7亿元,增长14.4%。我们要在巩固和提升优势的基础上,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巨头,拓展领域和深度。立足现有产业技术优势,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和民营企业潜力,在全球市场蛋糕的细分中争取有所作为,大力鼓励有时代感、有使命感、有责任感、有世界胸怀的企业追求卓越,领航行业,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领域抢占全球高地,让“四川生产”为世界消费服务,把“安逸巴适”播撒五洲四海。

(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卢加强  编辑/郑婕)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