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富硒农业助力精准扶贫探索   时间:2018-07-05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周代惠
湖南省桃源县委书记

    近年来,湖南省桃源县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健康中国建设,以发展富硒功能农业为载体,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和健康扶贫。目前,全面300多个村、3万多农户参与富硒农产品开发。2017年,富硒功能农业助农增收2.34亿元。“2112”科学补硒工程帮助贫困户缓解部分病症,受到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领导、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该县通过富硒产业先后带领2万贫困户脱贫,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


    ——实施“硒+X”战略,布局扶贫产业。桃源县委、县政府从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全面实施“硒+X”战略,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的优势富硒产业,培育“以县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为核心,以北部稻米、南部茶叶、东部果蔬、西部杂粮、中部油茶为示范”的“1+5”富硒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全县富硒产业发展,集中发展“一镇(村)一品”富硒产业。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富硒稻米为龙头,以富硒茶叶、功能油品为重点,以富硒果蔬、蜂蜜、黑猪、肉牛、蛋鸡、红薯、皇菊等为特色”的“1+2+N”产业体系,形成产业脱贫内生机制。
     ——“公司+农户”模式,提高亩产效益。在脱贫模式上,该县采取“公司+农户”的方法,即:一类富硒产品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基地联结一批同业农户,一批同业农户建立一个专业合作组织,一个合作组织挂靠一个骨干企业,一个骨干企业对接一群实力商家。如,该县湖南佳兴富硒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结贫困农户3580户,遍布全县12个乡镇,发展富硒优质稻生产基地3万多亩,生产的富硒大米比普通大米溢价60%以上,平均每亩助农增收400元以上。
    ——推广“2112”补硒工程,缓解因病致贫。对接湖南省“1223”补硒工程,在全县推广“2112”科学补硒工程,即提倡每个农户种植2亩左右富硒主要作物,养殖1头或1群富硒畜禽、水产,种植1亩左右富硒瓜果,栽种2分左右富硒蔬菜。如,该县青林乡华阳村通过餐桌补硒工程有效改善了肝病高发问题。在2017年11月份举办的中国(湖南·桃源)硒博会上,与全国32个富硒发展地区共同签署了《推动餐桌补硒健康生活倡议书》。
    ——注重“产学研”合作,提升种养水平。推进富硒基地与科研院所合作,组建教授(博士)工作站,共同研发富硒农产品高新技术,开发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整合全县技术资源,形成“县有讲师团、乡镇有服务站、基地有技术员”的科技服务体系。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