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大英县域经济多元跨越发展对策   时间:2015-11-16   发布者:四川县域经济网

李峰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大英县副县长(挂职)

       大英建县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是大英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大英发展的新时期践行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常态,整合资源,实施第二跑道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行的战略选择。

      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形势下,大英县应在县域经济发展上,主动作为,突破困境,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多元化跨越式发展战略,实现县域经济的有效、良性运行与发展。
      根据相关经济学理论,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大英经济发展的实情,大英县域经济多元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涵可概括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针对大英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政策、投资、资源、人力、产业等生产要素的调配,实施做实做活存量、做大做强增量、多点多极支撑的发展战略,力争使大英县域经济呈现出集群效应成型、新兴产业涌现、节点城镇崛起、全域经济活跃的新局面,实现大英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多维度跨越式发展。

       五抓手促农业发展
       一是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健全完善土地流转交易机制,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让有限的土地、林地资源集中到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实现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增加土地价值,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二是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优质粮油、道地中药材、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效经济林、现代畜禽“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开展农业规模化生产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打破单个农村家庭从事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效益不高的现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三是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农民将土地流转之后,可以选择外出打工,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农业企业务工,成为真正的“双薪农民”,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通过品牌打造,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作为农产品品牌培育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五是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园区。积极推进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工、交易中心建设,利用现代农业园区紧靠工业园区的地理优势,培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工业化模式实现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生产。

      构建工业新格局
      能源产业方面,要继续做大做强,把建设绿色循环能源产业园区作为大英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围绕能源产业集聚和关联配套,构建现代能源循环产业链,打造上、中、下游较为完善的能源产业体系,形成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盛马集团应抓住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实现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上下游企业的联合与合作,拓宽原材料来源的渠道。加大对盛马集团上市工作的培育力度,促进其早日上市,实现直接融资,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盐化产业方面,要利用好国家盐业政策调整机遇,挖掘“盐”元素内涵,发展盐化工配套产业,把盐化工向微量元素、保健药品、健康食品等相关产业延伸,降低盐化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提高内部循环和配套能力,做大做强久大蓬莱盐化,打造盐化关联产业集群,实现大英盐化可持续发展。
      纺织产业方面,要提升纺织产业层次,发展高端纺织产品。要利用好此次纺织产业回暖的机遇,积极吸引国内外纺织龙头企业带资金、带技术、带设备进入大英,与现有企业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纺织企业的生产条件,熟练工人,成熟的管理,实现优势互补,达到老产业有新作为的目的。
      新兴产业方面,继续发挥圣海包装作为西南一流的高端包装产品生产线的优势,引进配套企业,壮大包装产业,形成产业链。充分借助聚能科技、蜀泰化工等企业已形成的科研、人才、产品和市场优势,发展壮大新兴能源产业。加快东煜光电、彰骏光电、恒昌电子等企业培育壮大,逐步延伸产业链,推动企业由电子配件生产向核心组件制造发展。依托机电产业园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入一批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关联制造企业,着力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拉动大英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

      双核驱动打造亮点
      旅游业方面,要尽快实现“两点带一面”的发展格局,以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浪漫地中海为双核心,带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要加快推进中国死海核心区升级改造工程,争创国家5A级景区,并规划打造中国死海-浪漫地中海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中国死海与浪漫地中海的联动,克服目前中国死海旅游季节性较强、独木难支的弊端。
      电子商务方面,要发展“互联网+”商业模式,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新型电商主体,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县内有条件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电子商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转变政府角色
      一是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在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投资领域、支持创业创新、帮助拓展市场、完善政务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
      二是加大国家项目争取力度。紧盯中央、省政策走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特别是加大技改项目、环保项目的争取力度,促进产业发展。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有针对性的举办银政企合作对接会,组织银企双方点对点、面对面沟通,搭建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平台。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注重招商引资质量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大英对外招商引资要向严格选商选优转变,更加注重招商项目质量和效益。
      一是严格项目准入管理。建立引资项目准入研判工作流程,严格项目环评、可研等审批程序,强化效益论证和风险研判,有效界定入驻企业的占地面积、环境容量和投入产出比重,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
      二是完善服务机制。对新引进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明确联系领导、牵头部门、配合部门等,加快推进项目审批立项等工作,积极协调水电气等要素部门,积极为签约待建项目创造开工条件,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使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坚持把成渝、长三角、珠三角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区域,把能源、盐化、纺织、机械等工业产业的关联项目和文旅项目作为招商重点,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

       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企业孵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平台,降低创业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
      二是加大科技研发财政投入。提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逐步达到科技研究与开发费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的规定。加大对重点科研项目和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落实好企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
      三是形成 “产学研”科技联合体。重点围绕节能、能源、生物、机电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下功夫,引导和促进县域中小企业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

      加快园、镇建设
      加快园区、城镇建设,增加经济发展支撑点。大英应抓好现有园区、节点城镇的带动作用,发挥、突出本区域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要以园区和城镇为主体,赋予其更多自主发展的权利,激发发展潜能,提升经济活跃度,使全县经济呈现多点支撑、全面开花的繁荣局面。
      着力解决财政收支矛盾。在财政方面,要把“开源节流”落在实处。要强化责任意识,抓好收入组织,实现收入组织序时进度的科学化,深挖增收潜力,加强收入调研,做到应收尽收。要对县域财政扶持配套政策进行清理规范。多方面缓解财政偿还压力。对于新举债务要持谨慎态度,适当控制债务规模。

(文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