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时间:2014-02-20   发布者:四川县域经济网

      农村是我国改革的先行领域,继续释放改革红利的潜力仍然很大。对于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央有号召、地方有要求、社会有共识、群众有期待。广西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和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亟需结合实际,以极大的魄力和勇气破解制约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深层次问题、源头性矛盾,让一切农村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广西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和赶超跨越提供不竭的动力。

  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广西“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少,土地细碎化严重,城镇带动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较弱,外部资源要素配置有限,农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赶超跨越的加速时期,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按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巩固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一是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把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的新趋势,完善相关地方法律法规,制定适合广西区情的支持政策,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离”,着力在“统”和“分”两个层面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二是继续探索适合广西区情的土地流转模式。重点推广实行土地互换流转、小块变大块的“龙州模式”,利用冬闲田、季节性流转的“百色模式”,农户土地合作、引入社会资本的横县“朝南模式”;统一规划布局、反包给农户的隆安“金穗模式”和土地托管、标准化管理的“浦北模式”等适合广西实际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探索实践集体土地股份合作、产权市场挂牌招商的“摩天岭模式”和土地信托等先进组织经营理念的流转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土地治理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结合起来,力争土地整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到哪里,土地流转就实施到哪里。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搜集发布、价格形成和利益协调保护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仲裁体系,确保把土地纠纷化解在基层。

  2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

  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措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广西实际看,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一是严格遵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原则。加快制定出台广西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意见、实施方案及操作规程。坚持依法规范,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整合农村土地互换和确权登记工作。按照“整合资源,两步并一步,先互换,再确权”的思路,将农村土地互换和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加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具体方案,落实专门人员,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将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为按时保质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创造条件。

  3 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组织形式、经营规模、市场导向、产品认证、品牌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代表了农村先进生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事关未来“谁来种地”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代表了家庭经营的发展方向,是未来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加快制定自治区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扶持政策,鼓励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开展联户合作经营,参加农民合作社,探索多种有效的组织经营形式。支持农村能人和高学历人才流转土地发展专业经营和创办家庭农场。加大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集中力量,争取2至3年内实现村村有农民合作社的目标,通过项目扶持和加强培训来推动合作社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推行合作社示范社分级管理,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支持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对合作社开展授信工作。引导农民合作社开展合作与联合,鼓励股份合作,探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是加快培育农业产业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顶端,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聚集,推动形成龙头企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引导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组织经营方式,增强带动能力。建立重点龙头企业征信系统,构建龙头企业人才队伍。

  4 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构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助于推进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分工,推动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保障。要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一是加强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服务内容,保障人员经费,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农经管理机构职能,解决好基层农经管理机构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发挥乡镇农技推广站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作用。二是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服务,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经营性组织大力开展各项农业经营性服务。整合资源,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多种形式、便捷有效的服务模式。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