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高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与启示   时间:2024-04-23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高县来复镇大屋村、文江镇胜利村、嘉乐镇人民村三个典型案例开展实地调研,深度分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成功案例,总结提出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坚持组织统领、产业支撑、规范经营管理、优化治理机制、完善集体福利供给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高县;共同富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作者单位]  中共高县县委党校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培育出来复镇大屋村等一批村集体经济达500万元的先进村,通过为农民提供大量就地就近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实践成效

文江镇胜利村:从贫困村到集体经济产业园的胜利之路。一是变中求进,积蓄发展动能。梳理村集体资产,出租闲置办公用房2处,代办代管代租安置点闲置房屋24间,年固定租金收入达10万元,闲置资产变成了流动资金。成立劳务承包队,通过“老带新”培训一批电工、木工、水泥工,承接周边道路建设、物业管理、植物防疫等业务,发展劳务经济,让村民各展其能。二是进而求效,扩大发展优势。与集体企业联合,通过入股分红的形式与得狼村集体公司合伙创办高县创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经营“爱心超市”;与德康公司合作建立全自动养鸡场。推出“建厂入股+企业入驻”的招商引资新模式,让村集体公司以每年保底收入15万元、年收入达100万元以后,再提取5%公共管理服务费的方式入股分红。三是奋楫争先,创建集体经济产业园。锚定精品近郊游目标,与村民、企业等群体形成利益联结,撬动了千万级旅游项目龙源溪水乐园落地,引入职业经理人规范管理,实现水乐园年营收300万元,逐步形成了以桃园、高标准农田园、牛角梳厂、胜利冻库和四大民俗为示范的集体经济产业园。

胜利村把发展集体经济,更好地服务村民作为初心和使命,累计集体经济收益分红25万元,并将集体收益的20%用于“红黑榜”评比、小区日常维护管理、童伴之家运行等公益事业,在新时代小区探索实行安居、安稳、安逸的“三安模式”,让全村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来复镇大屋村:农旅融合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一是制定规划,激活闲置资源。2012年,大屋村被列入“十二五”省级贫困村,村委会与政府部门、村民集体会商论证,编制了《大屋村发展规划》统领全村发展,主要内容包含发展茶叶主导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家园改善环境等方面。2012年底,大屋村成功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平整茶园4889亩,创收200余万元。二是创新模式,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系统谋划、全面布局茶产业生产链,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推动大雁岭景区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多规融合,争取集体经济扶持村等项目33个、财政资金7142万元,撬动社会资本4亿多元,引领返乡能人来村创业就业,打造“大雁岭”商标,同步推出“酒都夜宴”等服务业品牌。三是深化改革,释放发展“乘数效应”。坚定“以茶富农”理念,在激活资源、盘活资产上做足文章,不断延伸业态,完善投资收益体系。村集体公司通过投资建设茶厂、漂流等项目,承建农房风貌提升、公路环线环境整治等农村公益事业项目,采取全部劳务托管和部分劳务托管的模式承接茶园管理,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嘉乐镇人民村:盘活“蚕桑经济”变身示范区。一是夯实配套激发后劲潜力。依托独特的蚕桑产业优势,打造蚕桑全产业链循环经济聚集区和高标准蚕桑种养示范区。该村集体经济公司紧盯蚕桑这一主导产业,鼓励村民利用好土地要素,通过入股方式进行分红,形成“务工增效、枝叶增值、套种增量、分红增收、售茧增价”的格局。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五新”联动机制,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践行“财政补贴、集体经营、二次分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蚕农、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村集体公司年底将利润按照4∶4∶2比例(村集体公司留存40%做滚动发展,40%分给村民,20%奖励生产优质茧的大户)与村民分红。三是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1+N”产业,发展桑稻渔一体化种养,桑园总体效益提高近一倍,配套建设大小蚕共育工厂4个,蚕茧成活率近100%;建设天蚕湖蚕桑主题民宿酒店,打造南丝路风情文化街,新建民宿、特色农家乐30余家,高质量打造天蚕湖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2年人民村新增标准化桑园1500亩,达到现有桑园6000亩;蚕农茧款收入26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集体经济总资产达8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35.685万元,纯收益100.685万元。

经验启示

以组织为统领,筑牢发展根基。一是规划引领带动。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做到连片规模发展,建立以强带弱、结对发展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由强村向弱村流动,达到强村带动弱村、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健全决策运行机制。完善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治理机制,集体经济组织向村级党组织报备章程和定期汇报工作,确保集体经济发展决策管理科学化。三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健全“村账镇管”长效机制,完善村集体经济收入管理使用办法,集体公司设立监事会,定期开展村集体经济审计,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以产业为支撑,激发发展活力。一是协同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引导各村全面清理村内可利用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围绕支柱产业和其他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提升集体经济的产业融合度、要素整合度和新兴产业带动度,做到县域经济与集体经济协同发展,做大特色产业经济。二是丰富模式。围绕产业发展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不断丰富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与市县国资公司互动发展上谋求新突破,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劳务,县国资公司统销等方式,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三是突破瓶颈。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清单,出台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投入的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的实施办法,激发集体经济土地资产的财富效应,帮助村集体突破政策瓶颈,拓宽增收渠道。

规范经营管理,做优利益联结。一是规范经营管理。按照《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建立公开透明的分配制度和产权清晰的产权制度,管理规范、决策民主、分配科学,提升村民对村级组织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二是做优利益联结。按照“通力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做优“多方共赢”利益联结文章,全面共享乡村发展红利。探索“集体经济公司+龙头企业+村民”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保障各利益主体利益,最终实现产业壮大、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三是做实人才集聚。选派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双带”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参与镇、村的发展,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全面释放创新创业活力。鼓励优秀农民工等返乡创业,推动技术、资本等要素流向农村,让乡村成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

优化治理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增强发展动力。落实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容错纠错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好处。二是保障农民收益。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建设,倡导龙头企业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多样化合作,将获得收入大幅度向农村低收入群体倾斜,促进农民收入得到均衡增长。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将农地承包经营权、房屋等资源投入新型集体经济中获取投资性收益;降低个体经营的风险,增加收入的稳定性,有效推动全体农民共同走上富裕路。

完善集体福利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大集体收益中用于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比重,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弥补公共服务中的短板弱项,激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二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出台《高县贯彻落实〈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实施方案》,支持村级组织承接或参与村集体组织内部的儿童教育、公共文体等财政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对养老、文体等公共品供给的支持,有效发挥市场力量。三是加强建设管护机制的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参与构建公共事务建设和管护运行机制,有效打造新的公共治理格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供给水平,从而弥合城乡发展差距。

易婷婷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