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产城融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3-15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以山东省莒南县为例

[摘要]  本文深入分析莒南县产城融合发展现状,深刻剖析当前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借鉴省内先进地区典型经验,探索莒南县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加快莒南县产城融合,需科学统筹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发挥园区带动作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出招引重点,加快跨区域合作;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  莒南县;产城融合;产业园区;县城城镇化

[作者单位]  莒南县发展和改革局;山东省大数据中心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山东省“ 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殷殷嘱托,按照《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等顶层设计,莒南县积极探索 “两翼齐飞、双区同建、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发展思路,全面对接临港东区,呼应融合沂河新区,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临沂工业经济新高地。

深刻认识产城融合内涵

产城融合是因地制宜发展与城市相适应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持续良好发展促进一座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围绕经济产业、功能空间、设施配套三大核心任务的渐进式更新过程。产城融合的核心要素包括人口、产业经济、城市配套与治理、空间(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对于解决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坚持产城融合,完善郊区新城功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基于此,莒南县将抓住政策机遇,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县城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振兴乡村,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022年3月,莒南县依托莒南经济开发区组建了科技创新示范园区。莒南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曾连续12年位列临沂市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名,连续7年进入山东省级开发区30强。2020年,莒南经济开发区与临港物流园、临港产业园合并为临港经济开发区。园区内有企业104家,其中瞪羚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以及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5个,已逐步形成高端不锈钢、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

近年来,莒南县依托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城镇化发展,通过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22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冶金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96.4亿元,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但从整体看,仍然存在着不少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园区承载力还不够。园区发展空间不足,园区发展规划部分区域土规、城规不符合,部分道路含有基本农田,影响落地新项目和道路建设;化工园区取消,化工企业难以进行扩建、技改,导致企业无法扩大规模,发展空间严重受限;村居拆迁不彻底,部分村居还未拆迁,园区内僵尸企业数量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亟待盘活,土地资源趋紧;园区在人才政策、激励机制、居住环境等方面对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专业招商人员、统计人员等相关人才匮乏,园区建设缺乏人才队伍支撑。

产业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占比多、新兴产业占比少,小微企业多、中型企业少,各项经济指标对龙头企业的依赖大,产业带动作用有限。园区内企业关联度不强,重点产业间的集聚程度不高,产业内部的关联和协同程度不够,缺少生活性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缺乏竞争力。

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商业服务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缺少综合性商务中心、便利的医院及学校,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网年久失修淤堵,已丧失排水功能,部分道路仍未通行。园区内企业职工居住环境、通勤管理和园区规划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对园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宜居宜业还有差距。

推进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议

科学统筹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布局。随着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不少城市进入了减量化发展阶段,盘活存量用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方法,充分挖掘闲置土地潜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园区用地整体效率和效益。要统筹制定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在土地、税收、金融、产业导向等方面形成宽松的政策环境,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为园区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打造政策和服务“洼地”,提升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园区承载力。

发挥园区带动作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园区在产业选择、招商引资方面要明确发展重点,坚持链条化发展,重点培育冶金钢铁、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链条,发挥链主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聚焦延链补链强链,以产业链招商,引进带动能力强、链条结合紧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产业链条延展性,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冶金钢铁产业链条向下游精深加工延伸,招引不锈钢制品深加工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链主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发挥金胜粮油、玉皇粮油链主企业作用,引领产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做精做细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做大做强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突出招引重点,加快跨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园区区位、地理优势,依托园区冶金钢铁、绿色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优势,完善产业对接合作机制,大力引进龙头及上下游配套企业,把产业做优做细,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增强园区产业支撑力,加快融入临沂市沂河新区,打造成鲁南重要节点城市。积极对接重大区域战略,加快推进补链强链延链工程,重点完善产业链下游应用配套,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加快对接长三角等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合作,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推动园区联动胶东经济圈,依托新材料产业,鼓励企业加快与日照、青岛开展产业对接,大力引进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园区,协同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强化与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合作,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

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立足园区产业重点领域,以助力全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线,深化与省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合作,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突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围绕高端不锈钢、绿色食品等现有企业优势,集中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园区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通过创新来转化出新的产能,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紧盯金福粮油、派皇皮革等成长性好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园区要依托现有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适度采用功能混合、复合利用和综合开发的手段,提高土地空间密度,加快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提高园区公共服务水平。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合理布局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居住、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提升县城人口集聚承载力和产业发展配套服务能力。完善配套保障功能,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水电路气网等设施联网、共建共享,强化人才供给,优化各类人才引进机制,逐步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充满活力的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

刘世粉  任梦林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