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广西的情况来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着重落实到“四个加快”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进而影响科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着力点。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我区是一个人口及农业大省,必须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两大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做大做强第二产业。紧紧围绕玉柴、柳工、柳钢、平果铝、沿海重化工业、蔗糖等,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加工制造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装备、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制造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视频、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
加快提升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越是发展,土地、资本、资源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边际贡献率就愈来愈下降,科技创新愈来愈成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以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科技兴桂战略,整合我区优势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联合,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加快改善民生的步伐,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尽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人均收入水平和福利指数还不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很突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既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投入。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调整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增强国内民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我区城镇化水平。加快实施“两区一带”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区经济总量已跨入万亿元大关。但人均资源占用量少、能源紧张的问题很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推广低碳技术及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海岸带等的生态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广西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