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源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以下四方面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优化要素保障,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工业部门由于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价值稳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部分。因此,发展实体经济首先要加大工业有效投入。围绕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企业实施一批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投资项目、一批产业链延伸型投资项目、一批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改型投资项目、一批探索新业态新经营方式的总部经济型投资项目、一批“走出去”的购并型投资项目。同时,加强“走出去”、“引进来”互动发展。支持企业在区外、境外建立市场基地,健全营销网络,设立研发中心,培育国际品牌,开发能源资源,承揽工程项目,开展劳务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需要金融的强劲支撑。应通过优化信贷存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取消国有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塑造平等的市场经济竞争主体。探索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运行的机制,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为金融体系加大对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支持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研究民营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实体经济,既要立足当前稳增长,又要着眼发展增后劲,因此,要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相结合,务实推进。围绕延伸拓展和提升产业链,加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产业链为基础、以核心企业牵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联盟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和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鼓励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做强做大。在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产业链配套协作、商业模式创新及区域国际品牌试点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升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以我区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依托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中小协作、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五位一体为抓手的重点产业链培育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基础。
科技创新,打造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能够做大做强的关键,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实施财政奖励、税收抵减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企业与区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产学研技术平台。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对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转化和创新高新技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使科技创新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