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科学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时间:2012-10-29   发布者:四川县域经济网
    核心阅读

  走科学发展之路是事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抉择。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我们走出一条富有广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谱写了广西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在新的起点上,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在西部地区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1 走科学发展之路是事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抉择

  选择和坚持怎样的道路,从来都是党的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制度转变,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心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三个转变”为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彪炳史册的篇章。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比如: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上层建筑的许多方面与经济基础不适应,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压力持续加大,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群体性事件频发、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等等。国际经验告诉我们,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们就有可能重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覆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现象”就有可能在我国重演。中国已经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抉择。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点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这一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作出了走科学发展之路这一事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抉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能破解一切发展难题,从容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一系列挑战,从而引领当代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走科学发展之路,广西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后发展欠发达是广西最显着的特征、最重要的区情。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化对广西区情的认识,树立起“后发展不能后科学发展、欠发达不能欠科学发展,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越要重民生重生态重长远”的科学理念;形成“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战略思维;确立“产业优先、交通优先、北部湾经济区优先”的战略重点,着力建设“14+4”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面向东盟、沟通华南和西南的出海出边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两区一带”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狠抓以扶贫开发和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的民生工程,致力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走出一条富有广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谱写了广西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1-2011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由2279亿元增长到11720亿元,翻2.36番,年均增长13%。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突破万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1年的25.29∶33.83∶40.88,转变为2011年的17.5∶49∶33.5,实现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区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754公里,14个市通了高速公路;港口总吞吐能力约2亿吨,其中北部湾港吞吐能力达到1.37亿吨;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200公里,南宁至钦州高速铁路正式铺轨,实现高速铁路零的突破;机场建设步伐加快,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300万人次。基本形成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了由全国交通末梢向连接东盟、沟通南北的国际交通枢纽的转变。

  开放合作格局逐步形成。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扎实推进泛北部湾、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加快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突出抓好南宁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重点开放区域建设,逐步完善保税物流体系,倾力打造“三基地一中心”。深度拓展与粤港澳台的投资和贸易合作,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与西南地区的能源、交通、旅游等合作。总之,全方位开展多区域合作,形成以大开放大合作促进大发展大跨越的格局,实现由开放相对滞后地区向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历史性转变。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区1066.69万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2001-2010年,412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彻底消灭了茅草房树皮房。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求助体系加快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在96%以上。率先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率先在五个自治区中实现“两基”目标,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100%。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攻坚任务全面完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

  生态文明建设有突破性进展。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38%,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8.0%,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控制在国家许可范围。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65%。14个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达98.8%,地表水水质达标率95.9%,13个省界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深入推进,“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

  民族团结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民族经济大发展工程、民族和谐大构建工程、民族地区民生大改善工程、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程、少数民族人才大培养工程,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3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奋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当前,广西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有着很好的机遇和现实基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在西部地区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的先导,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尽管近年来广西的发展成就巨大,但加快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与传统的发展观有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做到“四破四立”,即:破除以物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破除片面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破除畸形发展、树立协调发展;破除粗放型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树立“后发展不能后科学发展,欠发达不能欠科学发展”的科学理念,为走科学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全力推进“五区建设”,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后劲。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作出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战略部署,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又反映了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既体现中央领导对广西工作的要求,又符合广西的实际。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和总体战略部署,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行动上,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予以推进,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使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从而不断夯实科学发展的后劲。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的活力源泉,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要着眼于破解制约广西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在深化改革方面,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造条件培育和壮大各类社会组织,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完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评价体制,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深入推进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步建立完善包括公共决策、利益诉求表达、矛盾调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急管理和公众情绪疏导等在内的社会管理机制。

  在扩大开放方面,要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加快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不断开拓合作领域,充实合作内容,使广西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新亮点。当前扩大对外开放的工作重心:一要继续推进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通边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推进中越边境跨境运输和口岸通关便利化。二要构建功能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挖掘广西与东盟合作的潜力,注重与东盟开展投资领域和服务业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相互投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有机结合起来。三要以园区为载体,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四要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旅游合作,构建“大南宁旅游圈”,积极开辟南宁至新加坡旅游走廊。五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作用,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在内容、形式、组织等各方面加强创新,使之成为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