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努力破解“三农”问题   时间:2012-02-13   发布者: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努力破解“三农”问题

自贡市荣县县长 荣

一、牢记使命奔富裕,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是我们面临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但是,目前农民增收能力仍然较为薄弱,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消除四大风险:

消除自然风险,着力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一是提高财政投入效率。稳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额度,重点投向农村水利、乡村道路、农网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同时要突出主攻方向,如在旱片死角缺水严重的地方,以加快人饮工程建设和现有塘库的整治配套为主;在出行不便的地方,以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为主等,以此提高资金利用率。二是加大信贷有效投入。扩大银行的农业贷款份额,特别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要优先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保证农业贷款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目前,荣县各类存款79.5亿元,各类贷款26.9亿元,其中农业贷款7.3亿元,呈现逐年增长两位数的速度。三是创新投入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作用,积极争取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项目,获得上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消除技术风险,着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一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建筑、服装、机械等传统行业的优势,整合各类职校、成教学校功能,开展“订单”培训。结合荣县县情,实施了“阳光工程”、“扶贫培训”、“百万农民工培训”等工程,打造出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川妹子”、“荣州焊工”、“荣州缝纫”等特色劳务经济品牌,常年输出劳动力在18万人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健全和完善农技推广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提高农民实用技术的能力。

消除市场风险,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抓龙头企业培育。2007年,荣县被纳入四川省2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先后制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试点规划,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国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开办新的产业化经营企业,有效发展涉农企业达139户。2010年底,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达44户,总资产达8.1亿元,带动农户27万户、带动基地58万亩,全年销售收入达24.7亿元。二是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抓一批典型,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荣县有各类农民专合组织105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3个,省级重点专合组织3个,市级重点专合组织达14个,会员人数达1.3万户,带动农户8万多户,年实现经营额达6亿多元。三是抓市场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快有形市场的建设步伐,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高起点、高标准地筹建信息网络。另一方面,狠抓无形市场体系的完善配套,加快制定鼓励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和一系列相应的优惠政策,定期对农村经纪人进行职业培训,邀请专家对干部进行培训。

消除体制风险,着力畅通土地流转渠道。一是必须以稳定农民承包关系为前提,二是以不改变土地性质为前提,三是以不改变土地用途为前提。

二、抓住要务求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基地。荣县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优质柑桔基地县、优质茶叶生产基地,要继续实施好沿旭水河流域20万亩菜畜产业带建设和沿越溪河流域20亩果畜产业带建设,按流域经济、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全力打造。协调实施好100万头优质生猪和10万头优质肉牛发展项目。继续加快茶叶、蚕桑、中药材、油茶、杨梅、香草等特色农产业发展,建设一批大规模、高标准、集约化种、养基地,以满足龙头企业所需原料需求。要依靠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同时,要尊重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尊重农民的种养殖习惯,尊重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重联结。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新星源食品公司、龙都茶叶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把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以公司加农户、服务加农户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创品牌。一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通过创建荣州果蔬网站、制作宣传广告牌、加强媒体宣传等形式,加强果蔬品牌宣传。以开展“荣州”碰柑节等活动为载体,积极邀请省市领导,院校专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参加,大力向市外、省外推介“荣州”牌水果、“鼎新”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二是加大品牌扶持力度,选择一批具有荣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重点予以扶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大品牌延伸力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四是加大品牌开发力度。在品牌开发上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

强管理。加强经营管理,维护企业效益的稳定和提高,是壮大龙头企业的必然要求。要有意识地引进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规范企业各项经营行为,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尤其要加强和规范以成本费用为重点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

严考核。要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研究制定针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集中资金,形成合力,扶优扶强。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农业龙头企业称号不是终身制,要注重建立一套包括企业资产规模、销售收入、经济效益、规范帐务、带动农户以及产品质量和基地认证情况等内容的行之有效的农业龙头企业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定,促其增强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考核评定后不合格,不具备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不再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坚持追求促和谐,加快新农村建设

党政发动,在工作上求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多层领导、多级部门、多个单位。因此,综合指导、统筹协调是工作的核心,而这个核心的主体就是党委、政府,要成立专门的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政策制定,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共管、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政策驱动,在机制上求新。一方面应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对新村农房和公益设施建设等工程,涉及建设、国土、房管等部门的各种税费,能免的则免,不能免、不能减的则缓,并优先安排移民建房。另一方面应不断创新投入机制。采取集中打捆的方法,将项目和资金重点向示范村倾斜,重点用于改造农民的道路、水利、沼气等基础设施。要合理的开发农业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还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新农村建设开展。

产业带动,在增收上求效。新阶段的农业已不单纯地表现为农产品生产,而是包括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是农村三次产业的集合。农业的功能也不仅单纯地表现为农产品供给,同时肩负着保护资源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从产业项目上着手,从农头企业带动上着力,从品牌经营上做文章,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

农民联动,在动员上求广。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涉及农村发展及农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应当由农民自主协商、民主决策。积极引导和带领群众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让群众尝到发展增收的甜头,从而自发地参与新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能人、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农民参与的热情和动力。

科技推动,在品质上求优。一方面要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努力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舆论鼓动,在氛围上求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舆论宣传,增强新农村建设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农民和社会参与积极性。新闻媒体要发挥好自身的优势,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典型宣传为主、宣传农民为主,扎实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