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服务业发展努力建设现代物流重要节点城市
广安市副市长 刘和斌
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未来5年,广安将努力建设川东北商贸重镇、成渝经济区现代物流重要节点城市、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有文化影响力的魅力城市,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20亿元,就业人员占全市就业人员30%以上,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50%以上。
一、九大行业发展重点突出
一是商贸流通业。加快建设广安主城区中央商务区及县城核心商圈,深入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速发展汽车贸易,做大地方名小吃等餐饮品牌。二是旅游业。促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综合型转变,将邓小平故里、华蓥山打造成为5A级旅游景区,将洞中天河、神龙山、宝鼎等培育成4A级旅游景区。三是现代物流业。以商业零售、农产品、建材、汽车物流为特色,重点建设枣山、前锋等现代物流园区和广安港。四是会展业。到2015年,力争培育品牌会展5个,举办有影响力的展会5次以上。五是金融保险业。新设立村镇银行1—2家,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0家以上,新组建有较强实力的融资性担保公司 10 家以上,逐步消除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六是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服务产业链发展,提升社会信息服务水平。七是文化教育卫生服务业。打造面向川东北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培养摇篮”。八是科技服务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模企业拥有自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九是农村和城镇社区服务业。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二、七大优惠政策极具吸引力
一是放宽准入。企业注册资本一律降至3万元人民币,允许公司注册资本分期缴付,注册资本500万元及以内的可以零首付,3个月内到位 20%,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对采用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由总部统一办理经营审批登记注册手续。二是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主营收入占总收入 70%以上的,在2010年前所得税减按 15%征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可定期给予减免。三是用地促进政策。将重点项目列入年度用地计划,预留建设项目用地,在规划的物流集中发展区和工业集中区内,建设大型物流企业、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等服务业项目,可按基准地价供地。四是规费支持政策。重点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服务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除省级以上机关应收取的外,一律按下限减半征收。对在本市新设立总部的各类服务业给予更优惠的规费支持政策。五是财政扶持政策。市、县两级分别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技改、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重点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骨干企业培(下转第25页)(上接第22页)育、新型业态发展、重大项目引进、薄弱环节提升、优秀品牌创建、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改造创新、展会平台搭建、行业监测监管。仅2010年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市政府就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六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优先批准。七是优化发展软环境。凡进驻的大型服务业企业,由政务服务中心落实专人,全程跟踪办理相关证照。
三、七大保障措施强劲有力
一是成立市、县(市、区)政府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通力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严格规划管理。赋予商务部门对商业设施规划布点审核和调整职能,原有商业门市、街区调整转租必须征求商务部门意见,对不符合服务业发展规划的, 2 年内调整到位。三是大力招商引资。每年包装服务业项目3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四是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服务业人才引进、激励和流动机制,纳入全市杰出人才培养和评选范围,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校增设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专业,组织服务业系统干部职工参加专题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五是培育创建服务业品牌。建立促进服务业发展品牌建设工作机制,鼓励企业注册、使用自主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六是健全统计体系。建立服务业统计监测办公室,健全服务业调查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七是严格绩效考核。将服务业纳入对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绩效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