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走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时间:2012-11-19   发布者:四川县域经济网
     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既是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西部地区追赶跨越、不断提升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党的十七大以来,四川准确把握省情特征和经济发展规律,坚强应对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在加快发展中谋转变,在加快转变中促发展,取得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卓越成就,四川经济呈现总量质量 “双跨越”的腾飞之势,率先在西部走出了一条蓬蓬勃勃的科学发展之路。四川的发展实践,集中体现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要求,突出反映广袤西部追赶跨越的时代趋势,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地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宝贵而鲜活的经验。

  坚持走跨越发展之路,着力在发展中加快转型,迈上了综合竞争实力的新高度。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跨越,是四川谋划全局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取向。四川要实现科学跨越,必须突破“先发展后转型”的思维定式,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动转型提升。四川正处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加速期”,国家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在四川聚焦,在加快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良机来临、条件具备。为此,省委坚持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确立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提出“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调整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主要在扩大增量中调结构,努力实现科学跨越。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的严重影响,四川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中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把灾后重建真正变成了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奠基长远发展的历史进程。近5年,全省经济年均增速达14%,GDP去年超过2万亿,人均生产总值去年突破4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在西部大开发中率先走出了一条转方式调结构促跨越的科学发展之路,走在了西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前列。

     坚持走持续发展之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奠定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坚实基础。落后的基础设施,是制约西部科学发展的瓶颈。四川大力推进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四川未来发展百年基业。着力变“蜀道难”为“蜀道通”,掀起了航空、进出川铁路、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热潮。2011年底,省内高速公路、铁路通车和在建里程双双突破6000公里,跃升至全国第二位和第四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跃升为全国第四大空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主体骨架基本形成。到 “十二五”末,四川将拥有出川铁路大通道11条、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18条,要素流通瓶颈将彻底破除。着力“治水兴蜀”,启动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从南到北规划建设5个灌溉百万亩以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优化了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动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建成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成干线公路5606公里、农村公路32950公里,有力支撑了灾区发展振兴,为四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装上了“加速器”。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了四川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西部地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中之重。四川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从高端切入主导激活产业的发展和突破。立足做强支柱,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和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7+3”优势产业;立足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50.9%;立足打造“产业航母”,大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大企业大集团由2007年的不足10户上升到45户。立足产业集聚,大力加强园区建设,灾后重建中建成24个对口援建产业园区,“十二五”末全省将形成8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园区,历史上形成的四川工业“小散乱”的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立足调优结构,以西部金融、物流、商贸三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十一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累计增长约69.2%。同时,做大做强旅游业,去年旅游业产值达到2400亿元,居西部第一位,四川新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正在加快形成。

    坚持走协调发展之路,着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优化了城乡和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城乡差别和区域发展差距巨大,是西部省份推动科学发展的突出障碍。四川树立产城一体的理念,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互动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突破城镇发展滞后瓶颈,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构建全域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着眼培育区域经济中心和核心增长极,推动成都加速由西部中心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跨越,形成区域核心增长极,增强对四川和西部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着眼解决缺乏次级增长极的问题,大力培育绵阳、自贡、攀枝花、南充、达州等十大区域中心城市,“十二五”末将建成1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8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着眼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推动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竞相发展,去年有6个市州迈上了生产总值千亿元台阶,实现了由成都“一极独大”向“多极共进”格局的转化。着眼拓展发展新空间,把“天府新区”建设作为四川今后几年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并在全省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城市新区,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着眼塑造城镇新风貌,在地震灾区、四川藏区、凉山彝区打造了一批人文历史厚重、民族风格浓郁的特色小城镇。“十二五”末四川城镇化率将达到50%以上,转方式调结构的承载力将更加厚重。

  坚持走民本发展之路,着力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汇聚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合力。增进群众福祉,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四川在发展取向上重点向民生事业倾斜,千方百计把民生做实。大力加强民生投入,过去5年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实施 “十项民生工程”,大批民生难题得到缓解。大力实施四川藏区民生工程,“9+3”免费教育计划、“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成效卓著,藏区群众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的状况得到积极改善。大力推动凉山彝区“三房”改造,规划建设1400多个风格浓郁的“彝家新寨”,秀美凉山增添了动人魅力。大力推动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等 “四大片区”连片扶贫开发,极大提升了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坚持重心下移,着力社区管理,推动社会管理深刻变革,在全国率先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全省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着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扩大了四川长远发展的环境容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四川把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环节,努力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强力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川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重点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退耕还林巩固1336万亩,完成退牧还草5820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形成。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治“脏乱差”,建设“洁齐美”、改善“吃住行”,全省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极大优化,群众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大力整治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铁腕对“五小”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十一五”以来,关闭淘汰钢铁、水泥、焦炭等7个高耗能行业、1350户的落后产能,对工业节能贡献率达30%。同时,加强源头控制,在重大项目立项和建设中坚持环保优先,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应用,建立6个循环经济试点市、80个生态示范县(市、区)、50个生态工业集中区、50个农业生态园区,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着力实施科技强省战略,形成了四川未来发展竞争新优势。加强自主科技创新,是西部省份实现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四川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确立建设创新型四川的战略目标,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和绩效考核。加快具有比较优势的6大领域、9大战略产品和80个重点产品的技术自主创新,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22亿元,比2007年增长3.5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建成1000多家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去年企业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分别是2007年的4.2倍、5.7倍,一大批重点成果实现转化并产业化。加强企业技术改造,2011年全省技改投资达到3503亿元,规模总量持续居西部第一,对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7%。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在川军民结合企事业单位达到255家,形成了民用航空等六大军民结合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实现总产值年均增长19.12%,2011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加快建设人才聚集高地,加强招才引智,突出高端引领,大力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百人计划”,四川目前共有各类人才720万人,近3年引进海外高层次领军型人才148名,有6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居西部第一,为四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汇聚了核心力量。

     坚持走共赢发展之路,着力实现充分开放合作,打开了四川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拓展开放合作深度广度,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条件。四川把握“外资西进、产业西移”的重大机遇,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努力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瞄准转型升级招大引强,有选择性地招引产业和行业龙头,积极引进具有先导性、带动性、示范性的高端产业。引进富士康成都项目,带动了14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形成年产值数千亿元的IT产品产业链。相继引进英特尔、德州仪器等芯片企业和11家世界软件业20强企业,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快延伸,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将在“十二五”末成为万亿元产业。引进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一批品牌汽车企业,开工建设10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以及一系列石化下游等项目,带动了四川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天府新区”为中心平台,创建高端企业、高端研发、高端制造、高端服务的产业高端聚集发展区,将极大促进四川产业结构调优。深化多层次区域合作,与对口援建省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长期合作机制,与重庆共同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和经济中心,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有效对接长三角合作,加强与港澳台、东南亚、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分享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西博会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的作用,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四川正成为举世瞩目的西部内陆开放高地。

  坚持走活力发展之路,着力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强化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制度保证。四川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着力化解转方式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突破。在全省积极推广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优化城乡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创新规划理念,建立包含大中小城镇、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在内的统筹规划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公共产品服务机制,建立向农村倾斜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以确权颁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探索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在城乡一体的投融资体制、户籍管理制度、基层治理机制、“扩权强县”、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推动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着力建设规范型服务型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深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行政层级。实施乡镇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变城乡分治为城乡一体,形成高效运转的新型管理体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省直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2008年的1122项减少为478项。全面推进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大力整治“庸懒散”,提高了机关行政效能。三是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导向。2010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不再下达GDP增长率指标,并建立了包含人口资源、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群众满意度等12项发展指标和5项否决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按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确定不同区域的考核重点,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评办法,增大日常考核和实绩评价的权重,增强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课题组成员:冯键 王整 张涛 唐力)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