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张宁:加快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1-01-28   发布者:四川日报


  核心提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任务非常艰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对“十二五”时期的“三农”工作做了总体部署,强调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如何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论述: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突出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张 宁

  按照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对“十二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十二五”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应当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联动并进,围绕农民增收核心目标,爬坡上行,跳起摸高,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速度,着力于保供给、促跨越、缩差距、做贡献,力争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三个方面在西部省区市中领先。为此,应当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突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2009年初开始,我省即掀起了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建设热潮,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多,“用水小省”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应当继续下大功夫加快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速实施五年“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尽早开工建设一批,积极准备申报和开工一批,同时加大农村小微水工程建设力度。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灾后修复和保护,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突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确保粮食生产省内自求平衡。着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优质蔬菜、名优茶叶、道地中药材,培育建成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现代种植业基地和示范区。加速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小家畜禽和草原牧业。着力发展农民增收潜力极大的林产业和水产业。加快发展林下种养业、林竹花卉业和林果加工业,积极发展包括稻田养鱼在内的特色水产养殖业。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推广种养林结合的多种模式,发展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推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继续发展农家乐等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继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突出抓好带动主体的培育,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结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的增强和带动作用的发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产业培育龙头,优先扶持一批行业排头兵,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大力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继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出专合组织在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中的组织、联结和服务作用,积极促进专合组织完善和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和组织行为、拓展服务功能。继续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合同订单、二次返利、六方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股份合作、代养寄养等创新的利益联结方式。继续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加快区域性品牌培育和地理标志认定,大力开拓省外、国外农产品市场,积极发展农超对接、农产品直销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增收、市民受益。

  突出抓好新村建设,加快全省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连片推进、以片带面的工作格局,继续以推进“50+10”省级示范片建设带动全省面上工作。加强成片推进的重点工作。切实做到“两到户”:引导各地把主导产业、增收项目落实到示范片内所有农户,采取龙头企业和业主带动、专业合作社组织、市场引领等多种措施,确保每年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把遵循“三打破、三提高”要求的新村规划、民居设计和建设任务落实到示范片内所有农户,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新建、改建等多种方式,分年度实施建设。切实做到“三进村”:把农田水利和水电路气等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建设到示范片内所有的村;把“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跟进完善到示范片内所有的村;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的工作落实到示范片内所有的村。加快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总结提升地震灾区新村建设的新经验,在10个整体推进县和具备条件的示范片中率先探索建设,形成人口聚居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加速推进面上的新农村建设。及时总结推广示范片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指导和推进每个县两个以上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大力加强连片扶贫开发工作。

  突出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推广能带动农民增收的土地经营机制和流转模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构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完善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方式,确保农民群众成为受益主体。继续促进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完善。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三农”信贷资金投放,加快实现农村基础金融全覆盖,支持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积极探索推广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解决贷款抵押问题的办法。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作者系省委农工委主任)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