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张家港建设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实践与启示   时间:2023-10-16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摘要]  张家港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前三甲,临港产业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典型。为破解产业链发展面临的困境,张家港通过全面布局“4(特色优势产业链)+4(新兴领域产业链)”的产业链发展格局,探索以“链长制”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产业链重要节点“破桎梏”、产业链基础能力“锻长板”、产业链薄弱环节“补短板”和产业链主导企业“强企业”的张家港经验。张家港的实践探索对加快推进自主可控产业链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自主可控;产业链;制造业转型升级;张家港

[作者单位]  中共张家港市委党校

自主可控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是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独立自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产业基础和制约因素

工业经济是张家港这座新兴港口城市的立市之基,面对逆全球化倾向对全球产业链造成的冲击和伤害,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对张家港经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也是张家港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基础。“十四五”开局之年,张家港工业经济再创新高,2021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42.44亿元,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增长19.7%;实现营业收入7171.82亿元,增长24.1%;利润总额431.36亿元,增长55.2%;利税总额555.41亿元,增长45.3%,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均创历年来新高。

在张家港现有产业中,冶金、机电、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集群效应明显。2021年全市五大主导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3.4%。其中,冶金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初级产品到深度加工较为完整的钢铁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代表企业主要有沙钢、永钢、浦项、攀华、华伟等,2021年整个冶金行业实现产值2740.56亿元,增长26.4%,占规上工业的46.9%。机电产业集聚了海陆重工、张化机、中集圣达因、圣汇装备、富瑞特装等一批能源装备企业,2021年全行业实现产值1002.26亿元,增长12.0%,占规上工业的18.9%。化工产业拥有陶氏化学等一批全球500强化工巨头以及华昌、东华能源、富淼科技等本土骨干企业,2021年全行业实现产值867.33亿元,增长18.2%,占规上工业的14.8%。纺织产业形成了棉纺织、毛纺织、针织、服装、化纤、印染等多品种、宽领域的产业格局,拥有华芳、澳洋、骏马、东渡、鹿港等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德积街道氨纶纱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2021年全行业实现产值505.61亿元,下降1.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65%。另外,食品产业形成了以梁丰乳业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2021年产值342.1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86%。

随着创新转型升级的不断加速,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更是达到了2732.06亿元,增长14.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6.8%。其中,新材料行业产值1615.97亿元,增长14.1%;高端装备行业产值506.18亿元,增长4.3%;新能源行业产值257.04亿元,增长32.1%;智能电网及再生利用行业产值271.23亿元,增长24.0%;新医药及其他行业产值81.64亿元,增长10.4%。

制约因素。张家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张家港冶金、化工、纺织等制造业整体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大多数企业仍以加工制造为主、基础产品比重大,研发设计、运维服务、集成总包、供应链管理、关键零部件等高附加值环节及产品发展相对不足。二是优质企业群体有待进一步做大。2020年,张家港市工业企业有17000多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仅有1383家。而在新兴产业领域,则缺少创新能力强、行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头部企业。三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是1.73%,低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1.93%),而且创新型领军企业不多,关键核心技术与零部件对外依赖性较大,高端装备、基础材料、关键芯片等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四是土地资源供应不断趋紧。张家港全市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34%,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地区国土开发强度达到30%已经是警戒线,超过该强度,人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影响,工业用地供应会越来越少,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新引进项目的落地。五是“碳排放”约束日益严峻。张家港冶金、机电、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和能源消耗量较大,主要污染物单位国土面积排放强度均超过江苏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能耗占江苏全省近十分之一,占苏州超五分之二,是全省最大的用能县(市、区),工业发展环境压力较大。

实践与成效

2021年5月,为贯彻落实国家、江苏省、苏州市产业链工作精神,张家港市制定了《关于建立“链长制”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始以“链长制”推动产业链发展。通过聚焦冶金新材料、智能装备、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4条特色优势产业链,以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锂电、氢能、光伏)、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特色半导体(光电、集成电路)4条新兴领域产业链,科学部署产业规划、政策扶持、项目谋划、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加快构建完善八大主导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

在建立“链长制”的同时,张家港制定了“八个一”推进机制。即一条产业链由“一位市领导、一个推进小组、一个发展规划、一个支持政策、一个产业联盟、一个牵头部门、一批重点企业、一批服务平台(专家智库、创新载体、产业基金等)合力推进”,牵头解决产业链推进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关键难题。

厘清“四个一”现状。为摸清8条重点产业链 “一园一业一基金一队伍”(一个园区要发展什么主导产业,现有哪些重点企业,有没有配套的产业基金,有没有招商队伍、服务队伍、专家智库等)具体情况,专班会同各镇(区),对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目前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主要落在35个特色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3.3万亩。

绘出“四个图谱”。完成每条产业链的“产业链条图、重点企业图、重点项目图、重点招引图”等4个图谱的绘制工作。“图谱”包含了8条产业链和细分产业的产业链全景,指明了重点企业的主要布局和拟开展、在建重点项目情况,以及张家港市各产业链的缺项、短板和关键环节,招引方向等。产业链条图就是整个产业链各个节点的全身画像;重点企业图就是在相应产业链上有哪些现有企业,这些企业分别在产业链的哪个节点上;重点项目图画出了各板块新招引和老企业增资扩产的重点项目落户实施后,对整个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有哪些作用;重点招引图画出了现有产业链还缺哪些项目,新项目适合落户在哪个地方,国内外潜在的招引对象、相关知名企业有哪些。

成立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联盟。将各领域的专家、机构、团体吸纳进联盟,发挥组织优势和协调联动作用,调动各方面资源,围绕产业赋能、生态培育、信息共享、资金融通、产品孵化等,提供全方位服务。成员主要包括:一是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二是全国范围内的专家智库。三是产业基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等。四是上海交大、苏州大学、江科大等高等院校。五是中科院、信通院、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六是中细软、苏高新创客驿站、东城科创园、保税区供应链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举办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2021年6月26日,“多链融合提质增效”张家港市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举办。通过大会,张家港首先成功引入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工业互联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集团首席专家、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会长、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等高级“智囊团”,扩大了产业链智库资源。其次签订产业项目,夯实了项目基础,助推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金融链协同发展。再次发布产业基金,聚合了资本力量。张家港市现有45个产业基金,规模为575亿元,持续为重点产业链发展输入不竭动力。

经验与启示

聚焦“破桎梏”,围绕产业链重要节点,加强创新能力提升。运用科技创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桎梏,实现技术和产业突围的关键举措,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可以将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实现本土化,才能掌握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主动权。首先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通过组织省内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协调开展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重大产业技术等创新研究。坚持开放创新,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高技术人才和团队,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以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技术、核心元器件和关键材料的自主化突破,打破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带动全省乃至全国制造业发展升级。其次要鼓励企业加强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高质态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产学研联动创新平台,加快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和省级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布局和建设。最后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大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创新材料、首版次国产软件推广应用等政策再落实落细,加大对本地企业和产品的支持,推进高端软件和零部件的自主替代。

聚焦“锻长板”,围绕产业链基础能力,健全产业链完整度。顺应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制高点,抢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机遇,健全高端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对现有优势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技术提升工程,加强和巩固领先地位;对尚未形成比较优势但具有一定局部优势和战略地位的产业,加大引导与投入,充分利用好资金、平台、市场等有利条件,力争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实现更大提升。与此同时,加快构建和完善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努力形成产业链发展闭环,提高产业经济效益、锻造产业链韧性。认真研究地区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强化产业链分析和市场调研,统筹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实施延链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产业引进项目,突出企业主体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战略合作伙伴和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梳理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产品,明确产业链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基础配套建设。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向上下游延伸,加快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聚焦“补短板”,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补齐产业链关键节点。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统筹各种资源、加强政策聚焦,集中力量进行攻关。从重视应用研究转向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从强调模仿创新转向更加强调原始创新,从鼓励迭代性技术创新转向更加鼓励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解决在既有产业链技术基础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增强技术的自主性和竞争力。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加快工业装备与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全面提升制造业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产业链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增强现代产业链的文化底色,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地标和品牌,加快建设并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江苏制造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增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推动优势技术和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聚焦“强企业”,围绕产业链主导企业,筑牢产业链安全基石。以产业链主导企业为突破口,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骨干企业,持续增强企业研发设计的硬实力和产品的市场开拓力,筑牢产业链安全基石。支持“链主”企业和具有“链主”潜质的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股权并购,提高产业垂直整合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和要素共享。统筹推进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引导和支持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进行协作配套,做精做专做优产业关键环节,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力。加快探索实施“链长制”等工作机制,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基础上,对重点产业集群实行“一链一策”,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有效发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产业链建设中的服务功能和引领作用,推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较强的根植性。继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障主导企业轻装上阵、安心经营,平等竞争、提高水平、加快成长。

付辉辉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