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时间:2023-06-28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摘要]  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题中之义。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点,重点发挥县城拉动乡村经济功能和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功能,助力推进全面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协调城乡关系的百年经验总结,落实于新时代伟大实践。

[关键词]  城镇化;县城建设;城乡融合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马克思城乡融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协调城乡关系以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经验总结,尤其是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研究分析以县城为载体推动城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在行动上坚定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动力支撑。

理论逻辑: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

协调城乡关系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共同体要合理运用生产力消除阶级对立,同时通过改造生产关系逐步消除旧的分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调整社会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遵循。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以解放生产力。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同时,消除城乡对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借助共同联合体的力量,即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目前,我国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仅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兼顾生态自然,城乡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农村人口、产业、土地要素城镇化,是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充分挖掘县城的发展潜力,发挥县城的辐射作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县城为重要载体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新型城镇化,不断解放生产力,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遵循。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马克思指出,城乡对立的根源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的社会分工。恩格斯则直接指出“社会第一次大分工”是城乡的分离和对立,同时,马克思强调“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城乡对立才能存在”,即私有制加剧了城乡的对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积极调整生产关系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手段。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城乡对立,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分工模式尚未成熟,采取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统购统销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明确了要朝着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城镇化建设重点改革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为县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也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断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这条道路是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实确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践行,更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遵循。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恩格斯指出:“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县城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枢纽,具有拉动乡村经济功能和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功能。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镇化,通过培育县城的特色优势产业,发挥集聚效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从根本上将人从固化的分工及角色中解放出来,减少旧的分工所带来的人的片面性,给了人民更多发展的机会。因此,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城镇化建设,本质在于解放人,使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总体得到改善与提高,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镇化实质上是将人民从乡村众多要素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延展了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空间,给人民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空间,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党对于人民利益的维护,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

历史逻辑:

中共百年农村经济探索的经验总结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协调城乡关系的经验规律,有利于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镇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壮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兼顾城乡发展,改革开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新时代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的觉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点发展农村经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分析革命形势,为壮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入乡村,领导和组织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抗日战争期间,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推进开荒生产、农田水利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农村为中心开展土地革命,壮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城乡相互联合最终夺取革命的胜利。“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基于革命形势、经济状况和阶级现状做出的科学决策,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力量的认同。

城乡关系的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兼顾城乡发展。新中国成立前,为把我国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基于社会生产力状况,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下工农联合的城乡互助关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注重工农业、城乡间相互协调发展的观点,并指出“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也会更多些”。兼顾城乡发展的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落实,改变了过去城乡隔绝的状况,使城乡之间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基本确立了以加强工业建设为前提,以农业为基础、城市为主导的工作方针,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逐步构建起了城乡互助关系,充分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有利于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制度。

城乡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后打破城乡对立关系。改革开放前,为获取农业农村剩余,实现“以农补工”,建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统购统销制度,我国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限制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导致长期平等的贫困。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对城乡关系进行重新调整,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束缚在农村的生产力,为打破城乡对立提供物质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步取消统购统销政策以及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了城乡人员交流、社会资源的自由配置,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固化。改革开放打破城乡对立,带领人民探索共同富裕道路,是对人发展性、全面性的肯定,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城乡关系的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镇关系。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着力推动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党的十九大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近三十年来的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深刻总结,一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另一方面指出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将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力图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农村长期从属于城市的地位,充分重视城乡关系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开启的一系列城乡关系的探索,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实践逻辑:遵循自然、历史和

社会发展规律开展的科学实践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紧紧围绕着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这个中心,着眼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遵循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现实为基础辩证对待历史文化,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协调好人与社会关系。

坚持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对自然发展规律的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社会发展取之于自然,社会进步受限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时代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考虑当前的经济效益又兼顾生态环境长远利益。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坚持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一方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以科技为抓手,促进生态振兴;另一方面,在发展城乡经济和推进部分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承载力,循序渐进地改造。

以扬弃的态度传承历史文化,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肯定。历史文化传承是社会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更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妥善处理的重要难题。传承好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人在成长中得到文化的滋养,使人在奋斗过程中自身道德修养得到精神家园的滋润,有利于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传统文化底蕴,守住人民的精神家园,保护好人民的精神根基,传承好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要求。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立足现实辩证对待历史文化,从地区实际出发,保护好优秀的历史文化,摒弃落后风俗习惯。一方面,对于优秀的物质类历史文化,结合地区的历史文化基础,在保护文化建筑、历史文化遗址和有特殊价值的地标基础上,建立休闲文化公园或者历史文化商业街等,使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价值。对于精神类文化遗产,根据地区实际可以利用教育手段加强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此外,还可以根据地区特色打造本地区的名片,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既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封建观念行为根深蒂固的农村地区,大力开展去除陈规陋习宣传,尤其强调通过教育手段、宣传方式创新等举措,大力改造和剔除阻碍人们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带领人民斗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及开启新时代的重要经验总结,是历史证明了的正确发展道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实际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教育、就业和公共服务这三个方面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水平,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

在教育方面,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构建好县城的教育系统以实现教育公平,解决好村民转化成为城镇居民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统筹本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发展,提升乡村基层教育水平,加大对乡村基层教育在教育资源、教育媒体以及教师等方面的支持。在就业方面,稳定就业岗位,保证人民的实际收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针对人口从村民转化为县城市民,重视发展地区经济保证市民的就业稳定,为农民的择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此外,通过完善劳动法、丰富维权途径和宣传劳动法等方式,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在公共服务方面,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提升人民总体生活质量。在推进县城的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地区人口情况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县城为中枢完善城乡公共服务,首先,政府逐步全面完善县城的公共服务体系。其次,根据县城的实际条件,保障好城乡全体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保、医疗、养老等人民生存的基本问题,加快人民住房的建设,稳定房价,构建起完善高效的医疗服务系统,办好人民放心的养老服务体系等等。提升人民总体生活质量水平,保证人民美好生活物质的供给。

黄家敏  莫赟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