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之万源策   时间:2023-01-16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摘要]  近年来,伴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战略规划的提出和实施,地处川陕渝三省市交界的万源市迎来内外多重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万源市川陕革命老区、省际交界区背景和生态康养、红色文旅的特色,就万源市实质性提升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革命老区;生态康养;红色文旅;振兴发展

[作者单位]  四川万源农村商业银行

万源市位居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川陕渝结合部,位于中国南北气候的秦岭大巴山分界线、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属于川陕革命老区,辖区面积4065.6平方公里,2021年末常住人口约40.66万,GDP为145.1亿元。万源市自然资源丰富,一是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天然气等,土壤天然含硒,是全国三大富硒区之一。二是生物资源,市内林业面积400万亩,乔木树种155种,珍贵树种有水杉、鹅掌楸、红豆杉等,有大鲵、小鲵、金雕等保护动物15种以上,中药材1206种,以萼贝、天麻较为出名。三是旅游资源,作为省级生态示范市,森林覆盖率63.5%,境内有国家自然保护区花萼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八台山、国家3A级龙潭河风景区等,是秦巴地区消夏避暑赏花观雪首选胜地,川陕渝地区理想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2022年11月,万源市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面临的机遇

——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随着川陕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深入实施,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农再贷款支持、老区重大公益性建设项目投资、东西部产业扶持和干部人才政策支持等倾斜力度将加大,有利于万源市发挥土壤“富硒”、高海拔、有机的生态特色,围绕茶叶、黑鸡、中药材、蜂蜜等,着力打造高质量“4+N”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发挥生态资源、红色文化和秦巴民俗特色,培育文旅康养产业。

——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国家长期重大战略,“十四五”期间要逐步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乡村振兴必将不断加码。万源市农业人口占比约为78.48%,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向基层倾斜、地方债加码等政策实施,乡村道路、电网、通信设施、污水垃圾处理、医疗卫生等项目将获得更多中央和省上的资金支持,有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村风貌改进。

——生态红利的稳步释放。在“十四五”期间,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随着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万源市推进碳中和,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将生态资源转换为经济发展资源和竞争优势,有利于打造川东北渝东北生态经济引领区。

当前的困境

——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吸力较弱。万源市2021年度GDP为145.1亿元,全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参考近两年经济运行指标,其产值占比接近50%,但是主要农特产品如茶叶、旧院黑鸡、土豆、萼贝、天麻等,也存在产业规模低、知名度低、销售价格低等窘境,没有形成高价值产业链优势,境内无大型国有、上市企业,整体产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且创新能力不足。2021年度向上争取资金36.27亿元,是周边不发达的县级市,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对外部资本和资源及周边地区吸引力偏弱。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万源市辖区面积较广,为山区地形,海拔落差在2000米,平均气温15°C,境内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距离成都、重庆、西安分别为500公里、350公里、360公里,离市级行政中心达州市13公里,公路总里程4298.8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2.1公里,普通铁路77.5公里,短时间内无高铁规划。万源火车站被西安铁路局定为二级火车站,每年承接货运约180万吨、周转周边县市人口190万,西渝高铁开通后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其经济拉动功能,昔日的万源“秦巴锁钥”将无地理优势。

——定位生态主体功能区,工业发展薄弱。万源市作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和限制性开发区,生态保护红线达1058.49平方公里,占达州红线面积的78.3%、占万源国土面积的26.12%,发展方向为减少林木采伐,恢复山地植被,保护野生物种。受限制开发区域影响,全市农业规上企业22家、工业规上企业65家,占企业总数2.54%,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在全国行政县中排名第1185名。

——营商环境欠佳,人才流失率大。近期,达州市成为金融高风险连片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商环境和地方经济发展。万源市意向迁往达州、成都、重庆以及西安的人口较多,未来人口流失程度极有可能进一步增强;外地来万源从政经商人员留下来的较少,本土成功人士回流的亦少,人才流失比人口流失更为不利。

发展建议

——打好老区牌,做好红色文旅。川陕革命老区是全国5个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大苏区,万源市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境内大面山、玄祖殿、羊跳崖、青花溪等都是红色战斗遗址,万源市在红色革命老区的发展方面应当进一步借力,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挖掘具有独特性的突出元素,提炼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符号,生产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让沉淀的文化“沸”起来,让静态的文化“活”起来。第一,加强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红色文化产业基地如万源保卫战陈列馆,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扶持创作一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第二,在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方面下功夫,目前,八台山、龙潭河等已经具备一定吸客能力(2021年吸客700万人次),应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学习重庆市城口“亢谷”和石柱“黄水”模式,在黑宝山、东梨村、太平坎、曹家村、花萼村等大力发展美食民宿休闲旅游,并合理融入红色元素,加快景区提档升级,提高品牌影响力。第三,依托“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齐力推动红色文化、古蜀道文化、茶马古道、盐茶古道、荔枝古道文化等。第四,充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厚植文化底蕴,发展“农业+N”模式,让红色文旅带动农业形成更有方向、更有规模、更有物质基础的发展。

——打好富硒牌,做精特色产业。第一,依托自有资源加快有机、生态、富硒、无公害等特色农产品开发,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及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生态原产地产品的申请和认证,建设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第二,需加快道地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推进萼贝、天麻、黄精等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及加工,提高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水平,建设特色中药研发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第三,发展康养产业,着重建立生态康养项目,开放民间养老市场,积极发展养生、医疗保健服务业,培育营养保健、时尚健身、休闲体育等新兴服务业态,建设川东北医养结合融合发展示范片和秦巴生态森林康养服务业发展带,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康养胜地。第四,注重多产业融合,夯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结合万源市青山绿水自然优势,以自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研学旅游、军事体验、亲子教育等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第五,适度有效开发矿产资源,万源矿产资源丰富,有煤(7000万吨)、锰(130万吨)、石膏(5000万吨)、钡矿(400万吨)、硫铁矿(3300万吨)、钒矿(6000万吨)、黏土等十多种,中石油万源市罗文铁山坡天然气井创全国陆地单井日产量之最,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打好生态牌,推动生态价值转换。一是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万源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可打造成 “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看雪”的休闲农业四季循环运营模式。二是利用生物资源优势创造农业价值。当地农产品有旧院黑鸡(年出栏422万只)、富硒茶叶(年产6460吨)、蜂桶蜂蜜、大巴山土豆、岩豆等,土壤天然富硒,萼贝、天麻、黄精等可实现食药同补,有益健康,万源高山富硒农产品具有显著地理特征,具有较高地理品牌价值,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三是万源处于嘉陵江和汉江分水岭,处于源头地域,珍稀鱼类蛙类资源品种较多,万源市应当重视河流水域保护,加强渔业管理,保护鱼类资源。四是利用高山农特生态产品提升品牌。要保护本土生态农特产品的地理价值和销售价格,规范管理,充分发展媒体带货,营造消费本土品牌浓烈氛围,畅通本地名产品产销渠道,让万源本土产品不仅“产得好”更要“卖得好”,实现农民增收。

——打好成渝“双圈”牌,主动融入大都市。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限制,万源市在省际交界区无法形成有影响力的中心城市,那么,让自身有机融入“成渝西”,搭车“万达开”将成为主要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两城带动周边农业、文旅等产业的“一条链”发展,拉动作用明显。万源市毗邻重庆市城口县,两者历史上颇有渊源,两地同处成渝双城圈边缘地带,双方可加强规划、政策、项目统筹,在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自然生态保护等领域建立更加紧密的机制,探索统筹发展创新协同发展的路径。“万达开”示范区也是万源市可以依托达州发展的基础,围绕“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推动渝东北和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万源市正好可以一眼向内,跟随达州未来的重点规划创条件地搭车,借助达州市“一核一圈两翼三轴”,创造性对接西渝高铁,借势而为、借力而行,依托革命老区,着力三省市交界区位,突出生态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有效振兴,推动自身快速发展。

——打好省际区位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万源市、镇巴县、紫阳县、城口县四个省际交界县均属于川陕革命老区,消除行政管辖壁垒,加强合作沟通、产品流通、交通连通,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布局等方面协同发展。一是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参考国内外城市圈发展经验,建立省际交界区一体化连同发展机制,成立相应政府性和非政府性组织、行业协会、申请设立共同发展基金等,打破银行信贷壁垒,鼓励片区内周边乡镇开展深度合作,形成通畅的商贸交流渠道,政府在税收等门槛方面予以优惠或者补贴。二是共同推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四地共同处于大巴山腹地,长江两大重要支流汉江和嘉陵江的源头生态保护区,关联共性强,生态绿色旅游、革命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古道文化旅游等重要的共性资源,需要共同发掘和连片发展开发旅游产品数量、提高旅游经济收入和游客接待量、增强旅游接待能力。三是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农业技术、互联网技术、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农业教育培训等在农业领域的广泛运用,共享先进经验做法,扩大外部规模,带动农户加入,把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共同推动地方特色产品规模化销售,建立营销公众号、直播带货平台等,造势宣传,提高人气,实现招商引资、茶叶腊肉展销,提升经贸、旅游等综合性效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代小兵  宋飞  胡滔)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