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发展探讨   时间:2022-06-06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摘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针对“三农”新问题,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农村科学治理体系,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从小康走向共同富裕。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农村经济

[作者单位]  甘肃省渭源县委党校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后,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针对“三农”新问题,找准“三农”工作的着力点,探索“三农”发展新路径,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找准“三农”新问题

——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粗放、分散的种植、养殖为主,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质量效益低下。虽然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推动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但效果并不明显,农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部分停留在初级生生产加工阶段,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低,精加工、深加工后劲不足,农业品牌产品少,产业链条短。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由于农村污染量大面广,而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治理难度较大。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普遍生产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呈现以面源为主的污染特征。虽然目前已开展了大量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农业面源污染尚未有效遏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弱,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难,畜禽、水产养殖和种植业污染负荷大且缺乏有效监管手段。

——农民职业化程度低。持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而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以农民自身发展为基础和归宿。过去由于我们更多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使农民自身发展积累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民主权利落实不够、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仍较淡薄等方面。

探索“三农”发展新路径

——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构建农村产业体系,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长远保障,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一是深度挖掘资源。以当地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挖掘各地在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多重功能,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产业化变现。二是强化品牌塑造。各地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充分突出资源特色、品质特色、文化特色,塑造出市场竞争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优质品牌,以品牌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巧借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东风,在持续优化传统供应配给的同时,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培育网络红人、畅通直播途径等方式,打造线上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覆盖面。

——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村现代化转型。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以数字技术打造智慧农业,依托5G技术的发展,积极建设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搭建全方位农业数据监测平台,在选种育苗、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农业走向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同时,将数字技术运用到缴费充值、快递寄取、业务办理等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村民充分享受现代信息技术为生活带来的改变。另一方面,运用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广大村民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努力打造基层群众自治新样本。

——强化教育培训,建设职业农民队伍。农民群体是“三农”工作的对象,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职业素养,充分发挥他们在“三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一是要优化培训目标。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不仅局限在技术层面上,更体现在观念层面上。在设置培训目标时,要聚焦于使农民由农业生产主体向农业市场主体转变,培育出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二是要更新培训内容。农民职业培训必须因地制宜、因地施教,立足当地实际向农民讲授先进、易懂、实用的生产经营理念技术,增强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三是要强化培训保障。要从教育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着手,将农民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中,强化经费、师资、制度等方面的保障,使职业农民成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魏艳丽)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