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论坛
富顺融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路径研究   时间:2021-08-11   发布者:《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与此同时,也给富顺县的发展带来机遇。但富顺县区位并不在双城经济圈最关键的节点,而是紧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南翼的节点城市。在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富顺县更是需要抢抓这一重大战略机遇,通过探索发展路径,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富顺县高速发展的良好背景

富顺县拥有较好的自身发展背景,是推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提升富顺县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2020年达337.7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1.5倍,年均增长7.4%。其中在2018年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富顺县高居全省第九,位列全市第一。从交通枢纽来看,位于川南的富顺聚焦“内联”形成经济圈高效便捷交通网,聚焦“外畅”打通多向出川大通道,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产业发展来看,以晨光经开区等“一区多园”为主阵地,围绕特色产业优势和川渝重大生产力布局,重点承接新材料、机械制造、消费品工业和数字经济“3+1”产业及配套产业,与成渝地区形成有机联结的产业链、供应链。富顺县虽然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但却是紧邻其主轴南翼的节点城市,是自贡出海通道要冲、南向发展的门户,探索富顺县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发展路径研究,对于川南、渝西等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径

——精准战略定位,提供决策依据。“十三五”期间富顺县的定位是“建设四川经济强县、建设川南教育强县、建设生态宜居中等城市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撤县设市”,截至“十三五”末,富顺县收获了“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等诸多荣誉,而且2019—2020连续两年获评“中国西部百强县”,由此可见,“十三五”的定位,既反映了富顺县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为富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十四五”时期,富顺既要紧扣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和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1743”战略大局,结合市委对富顺发展定位,又要围绕产业基础再造、文化教育繁荣、医卫能力提升、中等城市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创新改革深化、生态环境共育、社会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高标准建设比较优势突出的四川经济强县、独具底蕴特色的四川文化教育强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影响力的中等城市和精品优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医卫高地,顺利实现撤县设市,建设引领城乡一体繁荣发展的自贡区域经济副中心。

——科学谋划布局,为规划提供纲领性依据。在“十四五”发展的元年,富顺应当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谋划,抢抓机遇乘势发展,找准切入点融入建设即是推动南翼跨越再造产业自贡的行动纲领。富顺作为自贡经济发展排头兵、南向开放桥头堡,更是应当以科学的布局谋划,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开放能级提升、人文环境重塑,增强自贡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一是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对接承载产业转移,打造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先行区。二是围绕再造产业自贡,集聚发展壮大氟化工、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打造成渝地区特色产业强县。三是借力借势成渝地区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培育一批教育名校、特色医院,打造成渝地区县域特色教育医卫高地。四是聚焦“双五十”城市规模,着力推动城市扩面提质、乡村特色彰显,打造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影响力的中等城市。

——巩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三农”持续向好形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常态化治理撂荒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播种面积稳定在128万亩以上。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行耕地轮休轮耕。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快推进3万吨低温仓等粮食储备能力建设项目,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种业,加大对现代种业的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扶持农业种业企业发展,推进柑橘、辣椒等种苗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生猪、黑山羊等良种繁育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规范化栽培等新技术,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全县粮食产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巩固产粮大县地位。加快补齐现代农业装备短板,引入推广先进适用的现代农机装备,推动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等“五良”融合发展,争创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示范乡镇。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争创全省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和数字农业试点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有机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强化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稳固乡村振兴示范县优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作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的富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更应该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稳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持续实行“54321”分层分类帮扶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继续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打造成渝地区特色富顺产业。一是做强做优工业经济。对接省“5+1”现代工业体系和全市工业发展布局,主动融入成渝产业发展体系,依托晨光省级经开区平台优势,大力承接成渝地区及东部产业转移。坚持“优存扩增、集群发展”思路,支持中昊晨光等优势企业延链补链,加强与全国优质氟化工企业对接合作,推动建设全国知名、西部一流氟化工产业基地;积极寻求与成渝产业关联度较强园区、企业深化合资合作,谋划建设成渝地区重要综合加工制造基地;聚焦香辣酱、白酒等优势产业,加强与江津、宜宾等酒业对接,加快融入“白酒金三角”,建设成渝地区重要食品饮料(基酒)基地,打造氟化工产业、综合加工制造、农产品深加工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挥“富顺建工”品牌优势,支持建筑企业资质晋级、外拓市场,打造300亿建筑产业集群,争创成渝地区建筑业强县。二是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接省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打造精品豆花餐饮示范(加盟)店、优质劳务服务品牌、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依托自贡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优势,推动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和物流产业园。推进“互联网+”转型升级行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电商产业园为中心,推广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推动“富顺产、富顺造”特色产品“走出去”。主动融入自贡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以“一城两廊三古镇四基地”为载体,高品质打造沱江、釜溪河生态旅游带和狮市、赵化、长滩等特色文化古镇,高标准建设五条沟、黑凼口等一批“康养+”“农旅+”特色旅游基地,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三是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接轨全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全市特色农业建设,加快构建“4+3”现代农业体系,打造成渝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围绕“五园八核”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打造苗仙湖、龙贯山等五大农业示范园区,建成狮市柑橘、代寺稻粱等八大核心区,争创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强化与隆平高科等科研院所合作,主动携手五粮液、郎酒等知名酒企,与蒲江、江津等地组建柑橘产业联盟,着力擦亮再生稻、酿酒专用粮、柑橘三大特色金字招牌。推进与德康、重庆农投等全国生猪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打造成渝地区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

——推动成渝地区开放合作区建设,打造活力新城。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抢抓成渝两地及毗邻地区产业溢出效应机遇,争取晨光经开区纳入自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强力推进跨江新区发展,重点承接化工新材料、机械机电、装备制造等产业转移,助力自贡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二是主动拓展对外招引。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设立常驻成渝两地招商办事处,突出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招引导向,编制产业链条“全景地图”,加大园区招商、联合招商、以商招商。加强与武侯区、隆昌市、江津区珞璜工业园、宜宾五粮液集团等合作对接,携手推进飞地经济发展。三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落实项目审批“容缺补齐”“不见面”办理,打造亲商便民政务环境。充分发挥“政企咖啡坐”政企沟通平台作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等“卡脖子”问题,提升营商服务“软环境”,增强外商投资吸引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重大战略的提出将会引领西部的新一轮发展,尤其是对于富顺县这一个地处川南中心、紧邻成渝的中国西部百强县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为富顺县聚焦四川经济强县、文化教育强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影响力的中等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医卫高地和撤县设市等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十四五”期间富顺县加快建设成为引领城乡一体繁荣发展的自贡区域经济副中心创造契机。

(作者单位分别为成都理工大学、三晋出版社、成都工业学院)

(欧阳逸  张路  赵印斯)


参与讨论
匿名发表
 
讨论:
暂时没有讨论
热门主题
外环铁路 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