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成北新都产业重塑接轨世界

时间:2019-04-01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城市美景

本刊记者 车文斌

        天府膏腴,川西碧玉。成都之北的新都,正在借“北改”机遇,以“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的发展势头,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

        扬帆突进,挺立潮头。传统工业重镇的新都区正加速产业重塑,全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成为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力军。

        按照“加快形成高质量产业发展新引擎”的要求,全区抢抓融入成都大都市经济圈、大港区一体化、成德同城化的机遇,突出“一心四区”建设,轨道交通产业、航空制造产业、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业迎来迅猛发展。

        机遇扑面而来,催人奋进。新都正打造大港区智造服务高地,加快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服务业、航空制造服务业做大做强,以两大高端装备制造“国家队”的影响力带动力,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都,正焕发“新”的光彩,重振“都”的风范。


生态毗河  邹灿均

轨道交通产业接轨世界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世界在变小,交通更便捷,交流更紧密,轨道交通产业和航空制造产业成为炽手可热的新型产业。面对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谁占据了这两个产业,谁就将在全球经济中赢得未来。

        面对日新月异的交通市场,轨道交通和航空运输产业,新都区一个也没有落下。

        轨道交通产业,在新都区异军突起。短短四年时间,位于新都区石板滩镇的轨道交通产业园,就打造出了一个轨道产业新城,在全国轨道交通产业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2014年开始,随着中车成都项目的动工,成都市“一校一总部两基地”的轨道交通产业渐渐成形。“一校”,指树立西南交大在轨道交通领域“尖端学术权威、创新转化源头、产业人才摇篮”世界名校地位;“一总部”,是以金牛区为中心,建成世界级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创新、孵化与服务总部;“两基地”,以新津和新都制造基地为载体,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新都正是成都布局轨道交通交业的两基地之一。

        新都区创造的轨道交通产业的“成都速度”让人惊叹:仅仅2年,首列“成都造”地铁A型铝合金车辆下线。如今,园区内,以中车成都公司为“龙头”,今创集团、新誉庞巴迪、德国克诺尔、瑞典丹纳等5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为支撑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已经成形,投资超130亿元,占地2200亩,涵盖轨道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等9大核心技术。

        2018年10月12日,成都国际轨道交通大会召开,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落户新都区,会上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潜力排行榜”中,成都位居全国第四,新都区成为最具潜力的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地之一,现场签约25个轨道交通重大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正在新都崛起,一个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创新高地正加速成形。


成都地铁7号线航拍

航空产业正在崛起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是新都区瞄准的又一个颇具未来前景的产业。

        目前新都已经和成飞签订协议,共建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园,成飞物料中心、检测中心、热表中心和交付中心落户新都,引导配套的大部件供应商在新都集聚。

        按照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要求,在新都区,成飞要外放其大部件产能的70%以上,产值估计在100亿以上。这为新都区航空装备制造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心四区”,成德同城枢纽区、智造服务引领区正是其中的两个发展方向。新都区航空产业实力雄厚,区内拥有123家规模以上机械加工类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材料、设备中提供有力的协作配套服务。

        目前,新都区正面向全球引进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依托中国航发涡轮院、中国航发成发公司、泛华航空为代表的研发机构及航空龙头企业,园区重点发展大型发动机、中小推通用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发动机三大领域,一个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的航空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下一步,新都区将重点推进成飞“四中心”建设,推动拓璞数控、通宇航空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全面承接成飞、成发等军工企业产能外溢,加快建设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园,打造军民深度融合、特色优势突出的航空新高地。力争到2022年,军民融合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


新都

大港智造区催生新都机遇

        “推动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金青新大港区’。”在2019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金青新大港区”成为一个热词。

        大港区以正在申报的蓉欧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为核心,覆盖金堂县、青白江区和新都区,辐射德阳市、广汉市等周边区域。金青新三区县将在“大港区”一体化发展中努力实现错位协同发展,加快融入成德同城化,努力以“蓉欧+”国际班列为支撑形成商业消费中心,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集聚地。

        而新都区,正是处于成都国际铁路港,“蓉欧+”战略腹地,将与青白江、金堂共同推动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一体化“时间表”“路线图”,协力把大港区建设成为时尚大气、品质高端的对外开放门户,依托制造业基础坚实的产业优势,打造大港区智造服务高地。

        “大港区”未来有望成为成都北部区域一个产业升级转型的新高地,一个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四川陆海联运的新枢纽。

        “大港区”建设是新都最好的时代机遇、最好的创业平台,有了这块“金字招牌”,新都能够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的流转和配置,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


“成都造”地铁车辆在新都下线

新经济勃发让新都更具底气

        以产业为核,生态为底,新都区绘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蓝图,轨道交通、航空装备、物流服务的“三驾马车”正载着新都隆隆驶向未来。这是一块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在产业经济强力支撑下,新经济也在这里旺盛生长。

        2018年,新都区制定了新经济发展的“五大行动”,其中,电竞产业、音乐文创等新经济形态迅速发展。研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新都新经济正撑起产业高质量发展又一方天空。

        2018年7月,新都区政府与腾讯科技、云图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政府与企业一起,加强电竞项目的合作,构建电竞产业生态链。


宜业宜居之城 邹灿均摄

        2018年10月,在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上,新都区逍逍智能订单机器人项目与来自美国、欧洲、中国的数十个项目一同角逐,最终夺得中国站冠军。

        酷哇机器人来了,624来了,天空动力来了,致冠无人机来了,一个个新经济项目落地,智能经济和绿色经济等方兴未艾。

        国家商贸物流港功能区建设已完成26.9平方公里园区规划,重点推进总部经济、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突出发展流量经济,已落地阿里菜鸟、京东亚洲一号、传化智联、安博新都国际物流港等项目。

        培育了国家级孵化器2个、省级孵化器5个,培育新经济种子企业家、准独角兽企业30余家。

        2018年较2017年,新都区新经济企业数量高速增长,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六大产业形态竞相发力。

        新经济正为新都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推动新都创新一个接一个的经济奇迹。

        当前,成都市2019年投资促进暨“百日擂台赛”已经打响,今年一季度,新都区聚焦主导产业和新经济领域,主动出击,竞进争先,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6个,实际到位内资9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0.65亿美元,全区投资促进工作迎来“开门红”。

        新都,已在成都之北崭露具有国际范的高质量发展新姿。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都区委宣传部提供)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