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民族非遗产业振兴壤塘藏乡

时间:2018-08-06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本刊记者  车文斌  廖俸  文/图

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财神的坝子”,白唇鹿、黑颈鹤、藏羚羊成长的地方。虽然地处川西高原深处,距成都600多公里,但壤塘孕育了灿烂的非物质文化。

审视县情,因文化做产业,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壤塘县的文旅产业路越走越宽广。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壤塘建县60周年之际,《当代县域经济》记者走进壤塘,见证壤塘民族非遗产业振兴之路。


​壤塘产业区一景

非遗瑰宝里的民族魂

        这是一个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地处川甘青三省接合部的高原内陆,冬季漫长,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也许正是因为交流不便,才使得不少藏民族原汁原味的文化得以保存下来——因而,这里成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藏民族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而悠久。在壤塘,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两项,国家级文保单位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座,觉囊文化独具魅力。

        不能让民族文化遗失。2012年起,壤塘县扶持藏戏演出,此后,逐步扩大到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石刻、陶艺、觉囊梵音、传统服饰、川西北民歌等,如今,全县已逐步建立起26个非遗传习所,一大批民间艺人在传习所里传承技艺,他们重振信心,事业越做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

        几个月来,在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50岁的牙班在紧张忙碌。在这里,他雕刻景观石像,已收入了15600元。象牙班一样雕刻石像的还有38个贫困户,他们在石刻传承人班玛罗尔吾的带领下,通过石刻的传承和学到的技术,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这两年,国家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春风吹进高原壤塘,县里下大力气实施“文化扶贫扶智”,目前,依靠“非遗+扶贫”脱贫的人就有510户2000余人。

        壤塘县独特的非物质文化传习方式,不仅让使得丰富的藏文化得到传承,还让贫困户通过传承民族文化脱贫奔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壤塘县文化扶贫展示现场

由传习到非遗产业的复兴

        唐卡、石刻、藏戏、藏香、藏药、藏陶、木雕、藏纸……壤塘县建起的26个传习所开花结果。通过一批传承人,带动了一大批习艺人。除了班玛罗尔吾的石刻传习所,还有甲央洛州的“觉囊唐卡传习所”,俄旺旦真的“藏戏传习所”。他们定期举办各种传习,渐而带动起一个又一个的非遗产业。

        目前,壤塘县已有1400多人从事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带动了众多的贫困户孩子就业创业。2017年,传习所中实现利润的有15个,占7.6%,累计实现近500万元的经济效益。习艺人只要完成学业,就能成为稀缺的技艺人才,受到各方尊重。

        “文化强县”是壤塘的发展战略,全县以规划为引领,编制完成《文化发展规划》,启动了《壤塘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并出台了《非遗传习所规范化建设意见》。县里还成立“壤巴拉”非遗协会,由协会牵头,采取“传习所(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将非遗文化产品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为了促进传习所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壤塘县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传习所建设发展,每年投入120万元专门扶持藏戏演出。同时,每年给予县级非遗传承人补助1200元,每年底对各传习所评星定级后,分别给予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工作经费。

        在政府的引领和带动下,壤塘的非物质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觉囊唐卡,其艺术影响力越来越大。为做大觉囊唐卡产业,壤塘县正以全程展示生产流程为主线,投资1亿元建设非遗传习创业园。建成后,第一期70栋民居将有140名非遗传承高端人才入驻,搭建非遗文化传承群体,成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联合国儿童团基金会主席陈晴参观藏医馆

让壤巴拉文化走向全国

        璀璨的文化不应藏在深闺人不识,需要走向大众发挥更大的效应。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欣赏到壤巴拉文化,壤塘非遗艺人开始走出高原,到成都、绵阳、上海推介。

        2017年,县里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大众摄影》60年60地采风首站在壤塘举行,舞台剧《情满壤巴拉》入围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大赛决赛,曾克寺等3座寺庙成功升级为州级文保单位,日斯满巴碉房保护修缮工程顺利启动,确尔基寺安防工程投入使用,文化下放映农村电影760场,巡演藏戏9场,普及壤巴拉锅庄……


上海市政法委书记姜平、青浦区委书记赵慧琴參观上海基地裏仁坊

        在上海,壤塘县成立了9个非遗传习基地,觉囊唐卡先后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博鳌亚洲论坛等地巡展。在北京,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故宫藏品唐卡复制研发项目合同,被音乐界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活化石”的梵音古乐也走进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


著名无伴奏合唱组合“人声兄弟”为传习所学员授课

        2018年6月5日,“阿坝州文化扶贫现场推进会”在阿坝州壤塘县召开,壤塘县通过文化扶贫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受到来自国家、省级专家及与会代表的肯定和赞赏。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带动了壤塘的文化旅游产业。为了集中展示壤巴拉文化,全县努力创建“四个样板”,打造“悬天净土·壤巴拉”文化品牌。目前,壤塘县正全力推进壤塘原真文化体验区(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集文化技能培训、文化旅游景观和居住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家园·文化原乡”。强力推进觉囊文化博物馆、棒托石刻公园、藏戏演艺厅建设。全速推进壤巴拉文化产业园建设,力争早日建成。


上海市青浦区侨办主任曹杰体验上海基地壤塘纺织馆

        美丽的壤塘高原正全力打造“高端文化旅游目的地”,4万壤塘人依托则曲河水利风景区、南莫且湿地保护区,打造文创、科考、体验游目的地。同时,实施“三态三微”战略,把各景点“串珠成线、扩线成面”,在推动唐卡、藏香、藏茶等传统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实现文化旅游与各产业融合发展。

        壤塘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德发说,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激活壤塘,传习所的建立,使壤塘一大批民间技艺传承人重振信心、重拾技艺,许多被搁置被逐渐遗忘的民间艺术重新回到农牧民群众身边。

        今年是壤塘建县6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壤塘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正结下丰硕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族步伐愈加铿锵。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