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内江 :“插花式”扶贫探索脱真贫新路

时间:2017-12-06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农技员讲授草莓种植技术

作为典型丘陵地区的四川省内江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的“头等大事”,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下足“绣花”功夫,突出产业发展,完善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体制新机制,探索“插花”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

 党建引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战中,内江市开展“四好村”创建、“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实践活动,开办农民夜校,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愿脱贫、要脱贫、会脱贫的信心,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断穷根、掘富源,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好村”创建中,内江市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强贫困村的路、水、电、讯、文化室、卫生室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达标,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力量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示范和带头引领作用,确保通过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贫困户喜领“扶贫羊”

“践行十爱·德耀甜城”是脱贫战中的又一大主题实践活动。全市强化精神扶贫,开展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等教育活动,组织评选表彰“五好家庭”“好媳妇”、脱贫先进户、勤劳致富能手等农村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特别是从2017年下半年起,内江市着力开展精神扶贫十大行动,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奠定基础。 

产业扶贫持续增收“造血”

在产业扶贫中,内江市围绕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打造“大千故里”优质农产品“甜城味”公用品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联动,为“插花”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发持续活力。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乡村旅游等,启动实施30个乡镇、515个村、1049名“第一书记”发展特色产业的“351”方案,强力推进成渝经济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因地制宜、带状实施、连片推进、一村一业上做文章,大力推动贫困村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推广实施“两集中、三权六化”投资收益扶贫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三换”模式等,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跨县(市、区)、跨乡镇布局规划,专注发展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开展电商扶贫。全市探索“党建+电商”产业扶贫机制,结合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规划,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电商把更多的“甜城味”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全市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5个、镇级服务站128个、村级服务点810个,覆盖贫困村220个;帮扶贫困户开网店、微店453个。今年,全市电商交易额居全省前三位。

定位提醒 “治顽疾”

内江市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创新建立《内江市脱贫攻坚定位提醒制度》,突出“靶向治疗”,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地落实。

内江市聚焦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低保兜底、医疗扶贫、四项基金使用、精神扶贫等工作,同时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进行“精准”提醒。对出现问题的相应具体市级部门、县(市、区)及时发出“问题清单”,达到“靶向治疗”的效果。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被要求整改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并通过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人或第三方复核评估,对未达到整改要求或预期效果的,批评问责。

                            资中县发轮镇庙沟村电动缝纫示范班

为精准扶贫 “筑基石”

内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围绕“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和“插花”贫困户村的实际,不断完善脱贫攻坚推进体制机制。

全市创新建立1+4”精准扶贫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开创“插花”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新路子的指导意见》和加快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深化农村改革促进脱贫攻坚、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等4个配套《实施意见》,通过改革创新、重点突破的方式,不断激发农村土地、农民资产、市场主体、农村劳动力、农村金融的“活力”。

同时,内江市完善并推动“四项基金”,在较短时间完成基金组建,总规模达到2.1亿元。截至目前,共发放使用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产业扶持基金6061万元,惠及贫困人口33426名;使用特殊困难救助基金93.42万元,帮扶贫困户2492户。

                                                                                                                                           李智  /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