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南充高坪:现代农业重振“果州”

时间:2016-11-18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嘉陵有果,其名柑橘;养蚕缫丝,再日绸城。
  史载,古之南充,“有果氏”的部落,夏禹和夏启时期,有果氏部落首领每年都要去安邑都城,进贡柑橘与绸缎,以表忠心。
  如果说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那么,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种养特色赋予南充独特的资源禀赋。1800年前,地肥水足,南充柑橘种植得天独厚,名噪一时。
  如今,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南充高坪片区,《当代县域经济》记者见到了南充柑橘从未有过的盛况:打造出108公里的柑橘产业环线,成片打造脐橙25万亩,年产柑橘18万吨,总产值超过9亿元。
  千年“果州”再出发,高坪区再次点亮果城梦想。


果城再崛起
国家级示范区有形之手强力引导
  一片连一片,一山接一山,绿油油、金灿灿……沿高坪区108公里的柑橘产业环线进入溪头乡火星村,公路穿村而过,水渠依园而建,以前废弃的荒山、荒坡、“鸡窝地”“巴掌田”全部栽上了柑橘苗。
  曾经,外出务工热冲击着以家庭为单位的柑橘种植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10余年间,南充柑橘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果城”一度为外界淡忘。
“果州”不能少果,必须重现“果城”辉煌。高坪区接过重振“果城”的重担。10年前,柑橘被高坪区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培育壮大柑橘产业成为重要使命。


  为了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2010年,国家农业部公布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成都、南充、广安三市进入示范区名单,南充示范区规划范围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西充县,以顺庆区大林乡、高坪区东观镇、嘉陵大通镇、西充县凤鸣镇等28个乡镇为核心。“有果氏”之城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柑橘产业能够发展起来,全靠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领导,以及老百姓、业主心血和汗水的浇灌。”回顾当年的发展历程,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勇感慨地说。邓勇是高坪区溪头乡人,2012年,他得知高坪要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当即回乡创业。
  实际上,成为示范区后,传统的农业大市南充极为重视,2011年1月就成立了正县级的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农业部要求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加强指导与管理,南充市很快制定出以“畜禽(猪、鸡)-沼气-果蔬”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现代金融体系支持农业、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采访中,邓勇对高坪区党政和农业部门倾力扶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如今,邓勇已投入6000余万元,建成6000亩优质柑橘园和年可出栏生猪3万头的养殖场,成为当地有名的种养殖大户。


注入现代因子
产业规范发展下的高投入
  现代农业以集约化、科技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等为特点,高坪区的柑橘产业,要做大做强成为扶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发挥出引领示范作用,必须深度谋划,从长计议。
  记者采访高坪区农牧业局局长马长清时,他透露出高坪区现代农业成功的关键一点正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
  近年来,高坪区抓住成为国家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实施山、水、园、林、路、坑、凼、塘、池、渠综合治理,做到“主道、入户道、作业道”三道齐全、“主沟、厢沟、背沟、边沟” 四沟相连。
  地头林间,宽厢深沟、规范调形、聚土栽培、水肥一体、空中挂灯、园中挂液、树旁挂板等,均需要大笔的投入。2015年以来,全区完成土地调型6.2万亩,整修各类水利设施119处,新建渠道138.1公里,新建道路100.6公里,建设提灌站3座。
  高坪区柑橘产业布局规模化也颇具看点。全区坚持统筹规划,打破村组界线、乡镇壁垒,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新基地建设,抓好老基地断档带填充。核心区永安、阙家等5个乡镇柑橘面积10万亩,产业环线全长115公里,实现了无缝衔接。
  科技化栽培方面,高坪区从中国柑桔研究所、省农科院引进柑橘新品种26个,建立柑橘新品种展示园200亩,在溪头、阙家、龙门等新建柑橘无病良繁基地300亩,全区柑橘形成了以奈维林娜、塔罗科血橙新系为主,沃柑、大雅柑等杂柑为辅的品种结构。


在田间地头,操控管理也是智能化。在溪头乡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建设了200亩智能喷灌系统,与自动化气象监测站结合,通过手机安装APP软件,可实现水肥一体化远程操控,产业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
  机械化使用方面,高坪区添置自吸式运水车4台、自走式喷杆喷雾器6台、果园弥雾机10台、静电电动喷雾器110台。
  可见,现代农业少了高投入,发展后劲将严重不足,“现代”便无从谈起。
  要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必须改变。2015年7月,南充市决定用3年时间,建设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要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基地、科技创新创业引擎、农业信息服务、园村相融示范样板、生态休闲观光花园5大功能,最终形成丘陵山地立体生态循环农业。
  南充的勃勃雄心激励着高坪区,高坪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正向纵深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效应
农旅融合下的农村宜居宜业模式
  现代农业与农业观光旅游一脉相承,现代农业发展了,必须带动农业旅游的兴旺。
  2016年4月11日,高坪区溪头乡首届橙花节开幕。溪头乡是高坪区打造中国甜橙之乡的核心区,12个村连片栽植优质柑橘3万亩。
  花果为媒,乡村旅游成为溪头乡吸引城里人的招牌。车行橘园间,树上白花散发出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游客告别城里的钢筋水泥,徜徉在花海中,分外惬意。
  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引来众多游客,游客们摘草莓、赏桃花、品橙果……一系列活动既推动了特色农业发展,又叫响了生态旅游品牌。
  高坪区擦耳镇的桃花节,从3月5日一直持续到3月25日。漫山遍野的桃花、精彩纷呈的活动、美味的农家饭菜,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最爱。
  “一家一艺”“一村多品”“一乡多景”……高坪区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目前,全区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走马乡金凤山景区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各4个,南充市乡村旅游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9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55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6家。
  高坪区乡村旅游每年都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功走出一条旅游增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路子。2015年,全区乡村旅游活力迸发、亮点纷呈,共接待游客17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8亿元。
  从2009年开始,东观镇周边陆陆续续出现了一批农业产业基地,不知不觉间,城镇周边10个村已经建成1.1万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000余亩的红提葡萄种植园,30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形成了红提葡萄、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四大支柱产业。
  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东观镇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的2.5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3.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2011年的1.2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25万人,城区街道增加了14条。漫步在城镇街头,干净宽敞的街道,整齐漂亮的楼房,学校、超市、卫生院、银行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应俱全,螺溪河穿镇而过,与城镇风貌形成了一幅和谐宜人的美丽画卷。
  宜居又宜业,不仅只是城里人才能享受的福利,农村人,照样可以领受。这是高坪区现代农业大发展后,农旅融合后创出的农村宜居宜业新模式。
(本刊记者 车文斌 陈斌) 

(文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