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盐边县:红格脐橙重拾“金字招牌”

时间:2016-01-07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本刊记者  潘兴扬  周淼葭


      脐橙是四川省盐边县最“老牌”的特色水果,也是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产品,在至今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创造过全县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量1.5万余吨,年产值5500余万元的纪录。然而近年,红格脐橙大面积染患黄龙病,几近绝收。盐边县在将柑橘种植区域规划成其他特色水果的同时,亦展开对红格脐橙抢救性栽培的长期专题研究,通过3年的努力,红格脐橙又将重归市场。

      县域果业历史悠久
      脐橙曾占头把交椅
      盐边县位于四川西南角,系攀枝花市辖县,是二滩电站库区主淹没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省级环保模范县、省级生态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省级现代畜牧业重点建设县、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盐边县境内气候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立体气候明显。长年以来,盐边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倾力打造“四川省现代农业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强县”。据悉,盐边县水果主要集中于南部的红格、桐子林和北部的渔门、国胜、惠民等乡(镇),主要品种有芒果、枇杷、柑橘等,2014年,全县水果面积15.5万亩(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芒果达12.14万亩),产量3.11万吨,水果生产已经成为盐边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在盐边县大规模种植的各色水果中,红格脐橙是盐边县早年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并于2010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用以命名的红格镇位于盐边县城东南部,东经101°55′,北纬26°30′,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20.5摄氏度,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东靠和爱乡,南与凉山州接壤,西与仁和区金江镇隔江相望,北与新九乡相连。境内S310省道东西贯通,金沙江从镇域西南经过。
      21世纪初,脐橙曾是红格第一大经济作物,规模最大时,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据了解,红格脐橙呈椭圆形,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洁,油胞细腻,皮薄;肉质脆嫩化渣,味浓甜,香气浓郁,无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及可食率、果汁率较高;红格脐橙成熟期早,每年10月上中旬即可上市,11月充分成熟,耐贮运性强。
据悉,自上世纪70年代,盐边县便引进脐橙品种,改革开放后,柑桔生产面积渐渐扩大,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种植户的收益不断增加。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盐边县对水果基地建设的总体分布进行了合理规划,倾力打造“红格南亚热带水果基地”,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柑桔产业的发展。除了优质脐橙,红格镇的芒果、桂圆等规模化种植也名声在外,农资农副产品购销两旺。
      小木虱引来大灾
      万亩果林遭覆灭
      然而自2012年起,红格脐橙大面积患上黄龙病,种植规模从1万亩缩减至200亩,产量从3000万斤减少到3万斤。
     “黄龙病几乎算得上柑橘的绝症,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盐边县科知局局长刘文普介绍道,黄龙病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病变,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植物,感病植株树势衰退,产量极低,果实品质变劣,直到整株枯死。该病主要是通过带病苗木、接穗作远距离传播,果园内则通过传病昆虫木虱传播,在距离病源1000米范围内容易感染。“最关键的是,目前黄龙病尚没有十分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以预防为主,感染之后,基本只有砍树一条路可走。”


      眼看救治无望,盐边县各村镇的种植户对脐橙的期望逐渐降低,在大面积砍树防病的同时,也开始换种芒果等经济植物。在这批损失惨重的种植户中,也包括红格镇的“水果大王”刀鸿。
      30多年前,刀鸿曾是率先在红格试种脐橙的第一人,长年的坚持逐步带动全镇的种植热情,为“红格脐橙”的口碑做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眼下,刀鸿也只能无奈地放弃,眼看着曾经产量高、价格高、品质好的脐橙被大片大片芒果林迅速取代。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红格脐橙患病导致产量的大幅下降,借由当地人入冬吃橙的消费习惯,每年上百万斤的云南宾川脐橙便乘虚而入,有的甚至公然打着“红格脐橙”的名号销售,消费其品牌价值。刀鸿说:“最关键的是,宾川脐橙虽有价格优势,但品质不如红格脐橙,甜度比红格脐橙要低五度,长此以往,红格脐橙的市场形象会受影响。”
      物理隔离探索成功
      脐橙有了新阵地
      今年年初的盐边县“两会”上,县政协委员谢明海在《关于建立攀枝花特色水果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提议》中重申了红格脐橙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而实际上,盐边县也在2013年、红格镇脐橙还未被砍伐完之前启动了抢救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旨在拯救这一受病虫害侵扰的特色水果。
      县科知局局长刘文普认为:“红格脐橙黄龙病的控制,关键是要切断病害传播的自然途径。”原来,黄龙病的传播途径非常特殊,是通过一种名为木虱子的木本植物害虫。“攀枝花的气候条件非常利于木虱子越冬,很难根治,在开放的外界施药,这边喷,它就飞到另一边去,效果很差。”
      杀灭行不通,就只能靠物理隔离。目前,红格脐橙的抢救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选取的是红格镇约200亩未发生黄龙病的区域,已全部进行封闭观测,并进行为期3至5年的试验。而这200亩左右的土地,也几乎算是红格镇上仅存的脐橙种植区。
      据了解,试验分四个点进行观察实验,以多年结果的大树、初结果的树木、移栽本地未挂果的大树苗、新栽种小树苗为试验对象。全部用白色的网子与外界物理隔离,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阻止木虱子进入试验区域。
      可喜的是,从2013年至今,试验区域内的所有脐橙树都没有患病,长势良好。物理隔离木虱子,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据盐边县农牧局消息,在实际操作中,盐边县利用县域南北狭长的地理优势,在距离红格镇等原脐橙种植区域较远、且从未有过柑橘种植历史的北部片区开辟新阵地,选择了海拔在1400—1600米、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新的苗圃地,从而杜绝了生产环境中木虱子传播病毒的可能性。
      新的种植基地还采用防虫网栽培技术。首先,采用镀锌管搭棚架,构建跨度8米、顶高3.2米、棚长84米的面积约为1亩的种植大棚。然后,选用白色或银灰色、孔径为40目、丝径为0.15毫米的聚乙烯网为防虫网,直接覆盖在搭好的棚架上,四周用土压严压实,形成较为完备的隔离空间。
      在防虫网的基础上,新的脐橙培育还着手在改土建园、苗木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其他病虫防治和适时采收上下功夫。“通过新的物理隔离技术,配合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的改变,我们希望能创造出更适宜脐橙生长的环境,让红格脐橙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据悉,盐边县益民乡率先采用“防虫网大棚设施”生产绿色脐橙,有效防止了病虫害。从2014年起,200亩优质脐橙已迎来第二年盛果期,每到周末都有不少游客前往益民乡采摘和购买。
 (盐边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