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四川天全县:探索宜农宜旅发展路

时间:2015-10-22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本刊记者  周淼葭  潘兴扬


       2015年8月11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表扬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的决定》,对全省涌现出的3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天全县赫然名列其中,并且排名全省第三位。
      8月21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时隔一年,再次踏上天全的土地,所见所感,犹如到了一个崭新的地方。一年的时间,天全县的变化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曾记得,在全县科学重建誓师大会上,天全县委书记赵昌林号召全县党员干部“苦干、实干、拼命干”建设美丽新天全时铿锵有力的声音;曾记得,天全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在重建和试点示范双重任务面前,天全县确立了“绿色崛起、重建跨越”的发展思路,努力将天全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强县”。
      这一年的变化,从天全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数据中也可窥见一二:2015年上半年,天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4亿元,同比增长24.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848万元,同比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2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3元,同比增长10.6%。

      高山上的有机茶
      对于天全县这个以生态为主的县城来说,现代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可小觑。
      驱车从天全县城来到鱼泉乡,随着海拔一点点上升,汽车攀过一道又一道回头弯,路边青竹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片片茶园,在8月盛夏这个季节,青翠得灼亮人的眼。一排排,一片片,分散在山的这头,山的那头,或许没有一整片排列出来那么震撼,但随你的眼落在哪个方向,都必然夹杂着规模不小的茶园。鱼泉乡乡长唐军介绍道:“在鱼泉乡的4个村里,一共有茶叶基地1.2万亩,全部都是品质优良的高山有机茶。”
      鱼泉乡开始大规模种植高山有机茶是在2006年,从那之后,几乎是以每年1000亩以上的水平递增。而在这之前,鱼泉乡亦不过是千千万万传统农村中的一个,没有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更别说丰厚的收入了。
      回想起发展高山有机茶产业之前的鱼泉乡,唐军颇为感慨:“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一老一实地种植传统农作物,产量不高,质量也不突出,几乎都只是自给自足,很难获得可观的商业收入。除了种植粮食作物之外,还有一些村民靠在零星的煤矿企业做工,赚取微薄的收入。”
      自打那时候起,鱼泉乡党委政府就在思考,今后的发展路应该怎么走?但要找到一条适合的路子,似乎并不容易。早在2001年的时候,鱼泉乡退耕还林项目达到了1000亩,那时开始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茶叶种植。随着时间的推移,兼之早年村民的一些种茶习惯,鱼泉乡很快就确定了大力发展高山有机茶产业的路子,这一点得到天全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强力支持。


      然而,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
      当鱼泉茶叶基地作为天全茶产业的优秀代表将面积扩大发展起来后,鱼泉乡党委书记黄春兵和乡长唐军很快就发现,由于高山的关系,茶叶产出的时间滞后,兼之产量也不高,在2011年以前都靠外面的客商售卖,完全卖不上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们的致富问题。如何畅通销售渠道成为鱼泉乡当时的头等大事。
      于是,鱼泉乡一方面不定时邀请天全县农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里为村民们做技术培训,例如茶树如何修建栽培等,也邀请一些村镇的种茶高手与土专家传授经验;另一方面则不断畅通销售渠道,引进公司企业。2013年,两家茶厂建在了茶园附近,就近收购,就近生产包装,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种茶的积极性。
      随着青竹茶叶与青元茶叶两家企业的进驻,不仅解决了鱼泉乡茶叶的销售问题,更是大大提高了鱼泉茶叶品牌的建设。“用鱼泉洞里的水,泡青元山上的茶”,这一句当地流传颇广的俚语,是对鱼泉乡茶叶高品质最有力的佐证。
      以青竹茶业项目为例,占地20亩,总投资4000万元,是天全县目前最大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新建产品营销中心、产品贮藏室、设备保管及产品检验室、特殊工艺室和加工厂房共7000平方米,形成年加工400吨精制茶能力。青竹茶业有限公司全资拥有4000余亩生态有机茶园,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销售网络遍及全国。该公司拥有全省唯一采用鲜叶进厂水洗的先进技术,能有效消除鲜叶上的残留物。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全县5000农户万亩以上茶园发展,预计年内产值5000万元,并逐步发展成为亿元以上产值的农产企业,并带动1万人以上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通过企业运转和产品推广,鱼泉乡目前已有清元春、清元云雾等品牌茶叶,今后的路子将通过打造高端品牌,以公司效益化带动管理,进一步扩大茶叶产业,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在2014年,鱼泉乡村民仅是通过卖茶这一项,人均收入就达4000元,春茶最高时卖到了800元一斤,产品的附加值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川藏游出发在天全
      沿着中国景观大道——国道318线,天全依托独有的地域优势和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出南天新镇、凤翔新民小区、紫石关新村等一大批川藏旅游驿站,生态优势也逐渐转化成经济优势。
      “中国川藏游,出发在天全”,在记者看来,这并不只是一句简单空泛的口号,而是逐渐在成为现实。在天全的街道公路上,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骑游队、越野车队等进藏游的驴友们,显而易见,天全是川藏游的必经之路,而当地政府也正是抓住了这关键的一点,制定出一套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的战略路线,让驴友们并不只是简单路过,而是想办法让他们在这里停留。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声名在外,早在2007年的时候,记者便涉足游玩。在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二郎山喇叭河景区闭门谢客,进行重点打造,将在今年“十一”左右重新开放。
       喇叭河景区是二郎山风景名胜区之一,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内。为挖掘景区核心吸引点,提升景区景点品质,打造“万亩野生杜鹃、万里云海、万丈金山”“三万”核心引爆点,天全将在这里建设3公里高山索道。建成后,多彩斑斓的杜鹃、波澜壮阔的云海、光芒万丈的金山将一一呈现,景区品质将大幅提升。
      此外,将以生态为底色,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硬件。天全县将改造景区道路33.87公里,改建核桃坪桥、红星桥两座,新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停车场3个,生态文化广场2个,配套景区标识标牌,开展11处景观整治提升工程。建成后,喇叭河景区交通条件将全面提升,住宿条件全面提档,徒步观光栈道也得到全面改善。
      通过景点打造提升和服务硬件强化,景区品质将上档升级,成为四川省“核心辐射、星月辉映”区域旅游及川西旅游西环线的关键区段,成为链接川西南板块、峨眉山、乐山大佛、贡嘎山、海螺沟等高端旅游景区的必经通道,成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的旅游胜地,休闲度假的养生天堂,有效带动天全县旅游产业上档升级,促进涉旅行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

(文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