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从屏山实践看农村扶贫开发模式

时间:2015-09-10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黄海峰 王昕宇 张翰乔
                
专家名片                           
黄海峰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绿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土资源部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 “世界绿色论坛”执行主席、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亚洲理事长。


      现阶段,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贫困山区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依然不小,在工作中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在许多贫困山区、县市的扶贫工作面临巨大的阻力,甚至很难继续有效推行时,探索贫困农村扶贫开发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位于屏山老县城所在地,金沙江下游北岸。幅员面积91.37平方公里,辖21个村(社区),人口2.3699万人。全镇贫困人口2756人,贫困发生率11.6%,其中重点贫困村5个,属于二半山区贫困典型。近年来,该镇坚持以“基础扶贫、产业脱贫、造血奔小康”为思路,以产业扶贫为根本,以“四联”串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产业链。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669元、增幅 30.7%,实现减贫人口104户415 人。
       锦屏镇辖下锦屏村,幅员面积2.93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农户274户,总人口1250人。1996年以前,锦屏村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不通公路、干旱缺水,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是全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是全县的重点贫困村之一;集翠村,位于锦屏村西北面,2008年以前,该村是全县的贫困村之一,产业结构主要是粮猪结构,种植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差,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万涡村,位于锦屏村东南,全村幅员面积4.7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农户285户,总人口1203人,是全县的贫困村之一,2014年,贫困户81户269人,贫困发生率22.36%,农民人均纯收入仅5864元。
      锦屏镇锦屏村、集翠村、万涡村因地缘相连、人文相系、产业相同,在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从2008年起,锦屏村党支部先后与集翠村党支部、万涡村党支部建立联合总支部,先富带后进、富裕带贫困,共同探索出了“组织联建聚力引路子、大户带动帮扶结对子、‘四统三分’管理创牌子、专合营销服务卖果子、一三产融合找票子”“三村‘双联’”发展的“锦屏模式”,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特色道路。
      联建聚力引路子
      锦屏、集翠两村于2008年联建党总支,推广茶果套种生态模式,迅速带动了产业发展;2014年,锦屏、集翠与贫困村万涡村联建党总支,深化拓展联动发展。从2008年起,在地缘相连、产业相同的锦屏、集翠,建立了联合党总支,引导农户推广茶果套种生态模式,迅速带动了产业发展。目前,梨李亩产值8000元,茶叶亩产值6000元,亩综合产值在14000元以上。从2014年起,先富起来的锦屏、集翠与地缘相连的重点贫困村万涡村,建立了锦屏集翠万涡联合党总支,提出了“组织联建结对、分类因户施策、基础先行铺路、产业务工找钱、教育卫生斩穷根”的思路,从行路难、产业难等问题着手,加快了万涡村脱贫步伐。

      大户帮扶结对子
      宜宾市锦屏镇以“贫困村党建行动”为契机,实行组织联建聚力量。
      一是村村联建。锦屏村、集翠村采取强强联建党总支,逐步形成“党组织联建引路、明白人带动致富、专合社营销服务、一三产互动提速”的“锦屏模式”。锦屏村、万涡村,采取强弱建联合党总支,提出了“组织联建结对、分类因户施策、基础先行铺路、产业务工找钱、教育卫生斩穷根”的思路,从饮水难、行路难、产业难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提升了脱贫能力。
       二是上下联建。借助帮扶单位优势,帮扶单位按照县领导3户、科级干部2户、一般干部1户的标准分别与5个重点村 315 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分别组建了驻村工作组,帮助制定“三图两表”,达到“谁是穷人,贫困原因、脱贫措施、脱贫时间,由谁帮扶一目了然”的效果。
      三是户户联建。从两个富裕村中分别筛选10户产业大户,对口帮扶20户贫困户,加快增收致富。依托风清气正的淳朴民风,积极引导鼓励大户“凡人善举”,充分利用地缘相邻、村民之间互为亲戚、相互信任的优势,每个村采取10户产业大户对口帮扶20户贫困户,在不同季节上门免费帮助指导培训技术。及时对致富带头人的技术经验、管理模式进行提炼,利用村民大会、茶余饭后、红白喜事等场合向帮扶对象进行指导,形成了“扶贫向上、济困为荣”的良好氛围。
     “四统三分”创牌子
      茶果套种模式推广后,规模小、市场拓展难,产量少、不能满足大客户需要,管理难、急需技术支持等问题先后出现,为此该镇在多次讨论后形成了技术联结的共识。
      一是建设标准化基地。以往传统种植的茶叶都是在农户自家的园中打畦栽种,存在规模小、易退化、管理难等问题。为弥补不足、实行标准化种植,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不断加大对茶园生产基地投入力度,打通通村水泥路和园区生产路,完善供水管道、水池,建立标准化的核心示范区。
      二是推行“四统三分”模式。统一技术标准,推广茶园机采、机剪、机耕等现代技术;统一管理标准,安装杀虫灯410套、喷雾器50台、修剪机、采茶机20台;统一加工标准,引进杀青机、提香机、揉捻机等茶叶机具;统一质量标准,联合申请并通过省绿色食品基地认证,成为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同时,要求村民实现分户管理、分户采摘、分户销售,摸出了一条共同致富路子。
      三是总结提炼推广成熟技术经验。对致富带头人的技术经验(如李子病虫害防治、疏果方式,茶叶采摘技巧、加工方式等)、管理模式(如茶果套种经验、果园施肥等)进行提炼,在村民大会、茶余饭后、红白喜事等机会上向帮扶对象进行技术指导。

      专合营销卖果子
      针对产品布点散、品牌杂、质量参差不齐、相互竞争压价的现象,组建专合社、引进龙头企业开拓市场。
      一是农专联盟。组建两个省级示范合作社,依托“农超对接”,与茶(果)农签订收购最低保护价合同,防止恶性竞争。针对产品布点散、品牌杂、质量参差不齐、相互竞争压价等现象,统一对茶果病虫害进行防治,并对茶果修枝整形、施肥、清园打扫等进行全程监控。
      二是专专联盟。先富村的专合社具有指定的对口超市、批发市场、零售店等,注册了若干商标。在市场销售方面,后富村专合社贴上具有村中特色的商标,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先富村扩大了市场规模和市场知名度。
      三是专企联盟。积极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合作社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联系台湾知名公司利用异花授粉,提升茶果花粉品质,采取花粉收集装置收集花粉,出售给相关花粉企业,再次增收。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合作社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对合作社和农户实行利润返还,并通过市场约束、法律约束、管理约束机制来实现利益分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三者逐步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了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健全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一三产融合找票子
     “扶贫难,发展产业最难”,力争在保证村民“不失地”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利用有限土地,取得最大收益。
     一是茶果套种由变单一种植转变为立体种植。锦屏村曾是一个收入来源单一、靠天吃饭的贫困村。在多次外出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茶果套种的生态配置产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是发展乡村旅游变单一经济为一体化经济。库区蓄水后,锦屏山从过去不挨江、不挨道、不挨镇的“三不挨”地带,一夜之间成为了库区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瞄准库区旅游开发契机,以万亩生态茶叶基地为依托,以“土、野、乐、趣”为特色,形成了以梨花节、采茶节、品果节为支撑,集自然景观、农业观光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
      三是跨区域发展万亩不知火产业园,变种植农业为观光农业。以金沙湾旅游项目为中心,在凌家岩脚下的六一五、青年、光辉等7个村跨村组发展万亩不知火观光园,整合移民后扶等涉农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标准化种植3000亩。不知火柑橘单价6元/斤,亩产值达2万多元,产品远销东南沿海,供不应求。
      在向家坝电站正式蓄水发电以来,锦屏山下的金沙江呈现出了金沙碧海的壮丽景象,锦屏山也成为了饱览库区景色、追忆屏山历史的最佳天然观景台,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为此,锦屏村提出了打造库区旅游产业、建设屏山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全速打造生态旅游产业,为村级经济竖起了又一根坚实的支柱。
      展望未来,坚持“设施扶贫、产业脱贫、造血奔小康”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支柱产业、纵深拓展乡村旅游”等举措,必将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精彩篇章。

(文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