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绿色蔬菜种出小康路

时间:2014-08-27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山坡上,一行行地膜在阳光下闪耀;田野里,一片片菜地生机盎然;阡陌中,农夫荷锄的身影点缀其间;清新的空气散发着浓浓的蔬菜清香。荷锄的劳作声和人们交谈的低语声,在这方静谧的天地合奏出一曲欢快的交响乐。


      在朝天区东部有一大片海拔陡然抬升到1400米的台地,这便是曾家山。长期以来,低温气候和喀斯特地貌导致的旱涝不均,让这里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单产又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连解决温饱都是奢望。
      曾家山远离工矿企业,夏迟春早,阴冷湿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不利播种粮食却刚好利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冬季零度以下的气温能冻死害虫,连农药都省了。
      如今,蔬菜产业已成为朝天区五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曾家山蔬菜更成为其中翘楚。核心区面积达1.1万亩的平溪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区、10万亩的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20公里绿色蔬菜产业示范长廊,都是曾家山蔬菜近几年精心运作下来的成果,有了它们,才使曾家山蔬菜基地初具规模。

      利用当地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有利条件,在互利互惠、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带动大批松散不一的农户形成产供销联合体,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整合在一起,把要素交易、风险报酬内部化,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业链。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以抓工业的理念提升曾家山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向来都说朝天人目光长远,在此再次得到了印证。
      朝天人敢想,也敢做,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朝天大步跨前。如今,朝天区已计划到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总产量达80万吨,实现产值8.5亿元,将朝天区建成蔬菜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县,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20年,朝天区的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40万亩,总产量达100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建成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万亩,将成为全国知名、四川省最大的国家级高山露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让曾家山蔬菜真正“菜香天下”。

本刊记者   王建宏   周淼葭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朝天区委宣传部提供)

(文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