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新质生产力助推金秀“向海图强”

时间:2025-03-27 10:21:27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沿江、沿边以及内陆城市“转身向海”,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适应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在新质生产力的视角下,探索海洋经济的综合利用策略,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理论对海洋经济综合利用的指导作用在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海洋经济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在当前“向海图强”“陆海新通道”大背景下,金秀作为地处广西大瑶山区的内陆县,抢抓“向海图强”“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机遇,提高金秀县的海洋经济综合利用水平,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对于推动金秀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分析金秀县海洋经济综合利用现状,并针对该县海洋经济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秀海洋综合利用构想,以期为其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从而为内陆地区探索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促进陆海产业统筹发展提供借鉴思考。

金秀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金秀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主体山脉上,成立于1952年5月28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468.79平方公里,辖金秀、桐木、头排3镇,三角、忠良、罗香、长垌、大樟、六巷、三江7乡,共77个行政村、4个居民社区。2023年末全县总人口约15.39万人,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40.03%。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9.6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7.34亿元、12.03亿元、30.27亿元,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0.7%,成为推动金秀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88亿元,有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公路县道65.767公里、乡道179.830公里、村道763.783公里,全县累计接待游客849.68万人次,同比增长54.0%。其中,国内游客849.66万人次,增长54.0%。在项目投资与建设方面,金秀县积极推进多个重大项目,如抽水蓄能电站、柳州至金秀高速公路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根据《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金秀县作为广西的一部分,其海洋经济发展策略与整个自治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紧密相连。从规划来看,金秀所属来宾市位于广西“向海图强”发展辐射区。通过调研走访和查阅资料,金秀县作为内陆县份,并没有直接涉及海洋经济的历史记录。不过,金秀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经验可以间接为海洋经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基于上述实情,目前金秀县海洋经济综合利用主要从以下方面考量:一是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鉴于金秀县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应更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方面,这对于提高海洋经济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发展特色农林牧渔业,金秀县在农林牧渔业方面已有良好的基础,可通过发展特色海洋农业、渔业和林业,如海洋养殖、生态渔业和海洋生物制药,来提升海洋经济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金秀县海洋经济

综合利用面临的困难

资源开发不足。金秀县是一个内陆县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相对较低。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金秀县与海洋的接触相对较少,对海洋资源的认知程度不高,因而缺乏对海洋资源的全面调查和评估,这使金秀县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储量和潜力等方面的了解不足。这种认知不足导致了金秀县在开发过程中没有能够发现和充分利用许多潜在的海洋资源,错过了发展海洋养殖和海洋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机会;未能认识到海洋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错过了发展海洋旅游业的机会。因此,金秀县需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认知和了解,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以发现和利用更多的潜在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金秀县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限制了海洋经济的综合利用效率。从国内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看,同属内陆地区的新疆近年海洋产业蓬勃发展,全自治区三文鱼年产量达 3000吨,出口东亚地区,在国内引起了较大的关注;河南出台《河南省对接融入海洋经济工作方案》,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尤为重视;广西玉林作为内陆城市,坚持“向海图强”打造临海临港产业。跟其他海洋经济综合利用效率高的内陆地区相比,金秀县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方面性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海洋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所致。金秀县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提升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海洋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以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经济产业链不完善。金秀县在海洋经济的产业链缺失是限制海洋经济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金秀县缺乏完整的海洋经济产业链条。海洋经济的产业链包括资源的开发、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但目前金秀县在这些环节之间存在断裂,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同。金秀县需要加强产业链建设,推动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协同机制,以提升海洋经济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金秀县海洋经济综合利用对策

资源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配置是提升金秀县海洋经济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金秀县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摸清资源底数,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规划。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金秀县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金秀县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金秀县可以将海洋资源与其他资源进行整合,发展海洋旅游、海洋文化等多元化产业,提升资源的综合效益。此外,金秀县还可以推动海洋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金秀县海洋经济综合利用效率的关键。金秀县应积极引进和研发先进的海洋经济相关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效率和质量,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金秀县可以引进现代化的捕捞和养殖技术,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效果;同时,可以研发先进的海洋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金秀县还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

完善海洋经济产业链建设。构建完整产业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秀县应加强对海洋经济产业链的规划和布局,明确各个环节的发展重点,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以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同时要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的方式,提升海洋资源的开发、加工和销售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协同发展的机制建设,建立多方参与的协调和合作平台,最大化整合生产、加工企业、销售商等各方利益。此外,金秀县还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培育和引进海洋经济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产业链主,引领全县海洋全链式、集群化发展,从而提升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金秀海洋经济综合利用构想

借助海洋资源开发金秀旅游新业态。2023年,广西海洋旅游业快速发展,全产业收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发布的信息,全自治区海洋旅游业的增加值达到了475.7亿元人民币,连续6年成为广西海洋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显示了海洋旅游业在广西海洋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3月,据广西海洋局负责人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介绍,2023年,广西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2568.4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2022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全自治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2%,成为拉动全自治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蓝色引擎。海洋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9.7∶27.6∶62.7,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海洋旅游业强劲复苏,沿海三市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35亿人次。

分析上述数据发现,海洋旅游业俨然成为海洋经济第一支柱。而金秀县的旅游业占据全县经济“半壁江山”,如果能以融合协同思维,进一步利用山地资源优势通过山海协同,挖掘海洋资源,开发旅游新业态,赋予旅游新元素,就能打造出金秀旅游的新亮点、新名片,从而丰富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一,建立海洋主题乐园,带旺亲子游。国内海洋旅游元素中,海洋主题乐园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支柱。以广东珠海为例,珠海的旅游热点分为景观和体验两大类,景观类有爱情邮局、渔女像等,体验类有滨海泳场、香炉湾、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等。其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在中国主题公园行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2023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在营业收入方面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和广州长隆欢乐世界。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旅游度假区,长隆海洋王国为珠海乃至整个广东省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海洋主题乐园对于吸引游客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金秀可以从海洋主题乐园方面入手,建设海洋主题乐园,把海洋主题乐园作为一个吸引亲子游的亮点,吸引八方来客。在海洋主题乐园建设方面,除了可以借鉴国内成功的内陆地区主题海洋馆经验之外,也可以在广西范围内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如南宁动物园的海狮表演项目,柳州动物园的水母馆、美人鱼表演等,这些海洋元素的亮点吸引了当地众多的亲子游。

第二,与沿海三市联动,开发山海经济研学游。仿效旅行社已经做成功的山海经济研学游,金秀县可以借助其优质的自然景观、源远流长的瑶族文化与沿海三市联动,开发山海经济研学游。将金秀雄壮的圣堂山、秀美的莲花山、闻名于世的瑶族文化,与沿海三市联动,开发山海经济研学游。

第三,建设人工沙滩、人工海浪池,拉动休闲娱乐游。利用金秀县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海洋旅游业。开发沿河和沿海的生态旅游项目,如水上运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业态。在园区设计方面,要注入海洋元素,如建设人工沙滩、人工海浪池等,以加强游客的海洋旅游体验感。

第四,结合海洋文化与金秀瑶族文化,推动民俗体验游。金秀瑶族自治县具有源远流长的瑶族文化,将海洋文化与金秀瑶族文化结合,以推动民俗体验游,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两种文化的魅力。

一是着力开展文化研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研究挖掘整合海洋文化和金秀瑶族文化的内涵,包括传统习俗、艺术、节日、美食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将这两种文化元素结合起来,赋予新时代价值,创新文化体验产品。例如,结合海洋元素设计瑶族服饰,或者在瑶族节日中加入海洋主题的表演。

二是丰富旅游产品。以传统制作工艺加以现代技术,开发一系列结合海洋和瑶族文化的旅游产品。例如,组织海上瑶族文化体验游,让游客在海上体验瑶族的歌舞、手工艺制作等,或者开发以海洋和瑶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和餐饮服务。

三是举办结合海洋和瑶族文化的节庆活动。例如,每年举行一次“海洋与瑶族文化节”,期间可以开展瑶族传统节日庆典、海洋文化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等。

四是加强市场营销与推广。要利用数字营销和各类媒体平台,向国内外游客推广结合海洋和瑶族文化的旅游产品。如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举办在线摄影比赛等方式吸引游客的关注。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金秀县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推进瑶药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升工程,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18万亩,2023年新增种植面积1.1万亩,主要以林下仿野生种植方式为主,草珊瑚、黄花倒水莲、鸡血藤等30多个种植品种得到广泛推广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有9600多户农民参与中草药种植,建成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21个,其中4个获评广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个荣获国家级瑶药标准化种植示范区。2022年全县中草药产量1.88万吨,2023年新增至2.42万吨,产值4.95亿元,同比增长18.42%。现有瑶药加工生产企业26家,规模以上瑶医药加工企业由2020年的1家增加至2023年的3家,产值由2021年的0.54亿增长至2023年的0.995亿。

金秀可以充分发挥生态种植优势,在沿海地区推广生态农业,如海水养殖、海洋种植等,同时结合当地的中医药种植优势,发展海洋中药材种植。

加强生态保护,促进产业融合。金秀县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山俊水美,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充沛,被国务院批准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些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将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有机融合,努力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着力打造山海互动、多业融合的金秀特色县域经济样本。

总之,金秀县要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禀赋,立足山区、放眼大海,树立山海互动互促、融合发展的思维,在做大做强山区特色经济的同时,抢抓政策机遇 “向海图强”,创新探索海洋经济综合利用新路径,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金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2024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市县社科联课题“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内陆县城海洋经济综合利用策略研究——以广西金秀县为例(项目编号:Sxsklkt2024-89)”研究成果]

(文/卢彩秀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