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出发,火车驶入甘洛县就算踏入凉山州的地界了。车窗外,满眼湖光山色,一路彝族风韵,崇山峻岭间,一排排银色的风力发电机矗立在蔚蓝的天空下,巨大的叶片在白云的映衬下匀速旋转,源源不断地生成绿色能源,为凉山州的经济发展输送着强劲动力。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有着“五彩凉山”美誉。近年来,凉山州司法局围绕依法治州部署,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决策合法性审查,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地方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工作,着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体系,护航五彩凉山高质量发展。
法治下的凉山 凉山州司法局供图
公平透明
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
在凉山州府西昌市短暂停留,《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来到宁南县,经过宁南县松新镇热闹的场镇之后,道路逐渐变窄,路边的山也越发巍峨。一直到一个叫小河坝大石包的地方,豁然出现开阔的鱼塘,这里是宁南县松新镇五一村村民李玉华的家庭农场。
“这个家庭农场合法与否,现在都还没有准确的界定,但我们司法局一直在调解,也为农场主提供帮助。”宁南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娓娓讲述前因后果,农场主李玉华在旁不时补充。
2017年5月,李玉华向宁南县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在自家房屋范围内开设家庭农场。当时,村民小组出具证明一份,证明李玉华利用自有荒地、田、荒河滩地发展环保生态水产养殖农场,该证明经组、村、镇、宁南县农牧局签署意见并盖章。松新镇人民政府也在该证明上签批意见:“情况属实,同意在松新五一村小河搞生态水产养殖”。李玉华随即修建鱼塘,可惜天不遂人愿,鱼塘刚建好一个多月就被连日大雨冲垮了,农场计划被搁置。
2020年9月,李玉华重建鱼塘。之后一个月,农场被划归为河道管理范围,水利局判定李玉华的家庭农场为违规建筑。到今年年初,李玉华在鱼塘边修建彩钢棚,同时在6个鱼塘尾水处新建尾水池一个。3月,宁南县水利局与松新镇人民政府同时向其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并叫停。
李玉华表示想不通。当初修建农场时明明被允许,当地政府也没让他还要取得其他许可,怎么到头来自己却是违法行为呢?这样一来,多年投入都打了水漂,可能还会面临罚款。宁南县司法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组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深入查验翻阅资料并进行多方协调,之后,宁南县人民政府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撤销宁南县水利局作出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
宁南县司法局从小事做起,真情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服务经济发展,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肯定。“这些都是按照凉山州司法局部署要求来做的日常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合法性审查,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所在。”宁南县司法局局长唐兴福告诉记者。
傈僳水寨景区入口 周淼葭摄
明确标准
把好涉企文件审查备案关
坐落在安宁河边的傈僳水寨是德昌县沙坝傈僳风情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之一,是当地及周边不少人消暑度假的不二选择。
记者来到水寨时,因前几日连续降雨水上项目全部关停,前来体验的游客却不见失望,三三两两结伴在园子里逛游,更多人在安宁河边的树下纳凉,一旁的板栗树上果实飘香。
“水寨以水上项目为主,对游客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年龄有一定的要求,有时会遇到游客不理解或无端退票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请由司法所指导成立的调委会的调解员前来帮忙调解纠纷,维护娱乐场所的正常运营。”傈僳水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田应才退休前是德昌县乐跃镇沙坝村主任,在村上有较高的威望,退休后被当地调解委员会返聘为调解员,帮助调解处理各类纠纷,群众都很认可他的调解方式。
以微知著,德昌县司法局一直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严格贯彻《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的要求,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的司法行政服务机制,从把好涉企文件审查关、备案关和清理关等方面入手,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县司法局细化了涉企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标准,全面推行“部门初审+司法局审核”的“双审制”,严格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建立涉企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查“绿色通道”,做到关口前移、简化流程、优先办理,提前纠正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关条款。
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拟制、审查、备案三项制度,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范围、主体、方式及要求,要求包含适用范围、奖励对象、扶持政策等内容的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要向社会征求意见,确保规范性文件回应企业群众诉求,提高涉企政策操作性。
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将“是否违反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规定和精神”作为清理原则和标准,对现行规范性文件中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内容,做到应改尽改、应废尽废。
凉山州德昌县司法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凉山州司法局供图
立足长远
提高法治保障能力
法治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无论是宁南县家庭农场的死而复生,还是德昌县傈僳水寨的运营秩序维护,都是凉山州司法行政部门以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见证。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凉山州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活力和市场吸引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凉山州早在2021年底就出台了《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与此同时,凉山州司法局强化法治保障“加法”实现法治化营商环境“乘法”效应,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严把审核关口。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合法性文件及事项实行“凡决必审”,制定“审查清单”,将重大项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规范性文件、政府合作协议审核和政策文件审核时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办理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政府框架协议等合法性审查243件。
完善监督方式。建立“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涉企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畅通涉市场主体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动态调整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权力事项6390项,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监督30次,建立行政复议便企惠企联系点30个,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35件。
做优法律服务。实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七条措施,强化“枫桥式”商会和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规上企业“法治副总”“法律明白人”培养制度,推动“公证+不动产登记”一件事联办。今年以来,设立企业(商会)人民调解组织10个,开展企业法律服务1400余场次,化解涉企纠纷12件,办理涉企公证389件。
本刊记者 周淼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