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乡村文化育人路径

时间:2024-03-05 11:33:08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支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思想保障、持久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那么乡村文化如何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呢?要以乡村文化内涵、特征为切入点,探究乡村文化对“三农”发展的时代意义,从提升农民文化自立自信、明确文化发展方向、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来尝试解答。

文化与乡村文化概念探析

关于文化的理解。在研究乡村文化前,应当明确文化为何物。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各抒己见, 经济学家唐加文认为:“文化是习惯了的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通过对比不同人种的生活经历、习俗文化,以文化差异的视角入手来给予文化的定义。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更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对文化进行辨析,他认为:“文化的核心、本质即‘人化’。没有人的时候没有文化,有了人之后,人按照自己的方式改变天然的、自然的东西,使它带有人的烙印,使它适合和反映人的生存发展,这种现象、过程、规律及其成果,就叫文化。”综合以上看法,笔者认为文化应当是一种无形与有形的结合体。“无形”指的是理与信,“理”包含理念、规律;“信”包含态度、情感。而“有形”则是指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的蕴含理与信的事物,同样可称为文化。

关于乡村文化的理解。乡村文化是文化的底蕴。由于文化起初是从生产之中而来,而人们最早的生产便是农业生产,这就说明了文化的最初形态是一种乡村文化。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乡村文化不断积淀,已蕴含了丰厚的优秀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内涵。费孝通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更是说明了乡村文化是最具特色、最根本的文化。乡村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乡村文化的转化和发展就是要突显传统文化特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增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影响力与感染力,提高农民在时代大潮中重新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

乡村文化发展特征

多元开放,是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时代要求。由于现代化的不断演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使得乡村正在逐渐从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熟人社会”变为流动性强、变化快的“陌生人社会”,这就使得不同区域内的乡土文化传播与交流更加便捷迅速,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优化和发展,赋予乡村文化多元时代内涵与丰富表现形式。乡村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底蕴深厚的特点,运用现代化为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提供发展途径。

定位明确,是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振兴始终坚持内容的科学性、形式的多样性、途径的稳定性,明确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责担当。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新时代乡村文化之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乡村文化发展保驾护航,在全社会树立乡村文化振兴价值体系,保障乡村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科学价值取向、崇高目标导向。

兼顾效益,是新时代乡村文化的物质保障。乡村文化振兴注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更是新时代乡村文化谋求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有效利用本土优秀文化资源与现代大众传播手段的有机结合,进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一方面,做大做强传统文化产业,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吸引力。

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精神支柱,有助于改善农村文化环境、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激活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乡村创造活力、增强农民主体性。因此,要坚决做好乡村文化的继承、转型与创新,保护好优秀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再利用。

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立自信。农民作为“新三农”发展的核心,其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未来乡村振兴的布局走向。有学者认为,农民发展必须以利益主体独立为前提,实现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强调农民的主体性,尊重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因为农民作为最先接受乡村文化熏陶的群体,乡村文化都来源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培养农民对乡村本土文化的自立自信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任务。

积极打造育人环境,加强乡村文化氛围感。过去的传统乡土文化本身的确存在封建、愚昧、不现实等毛病。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着力于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先进、积极、科学、脚踏实地、目标明确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升乡村文化氛围感、归属感不强等现状,更有助于促进乡村育人体系构建,培养乡村人才肯扎根、耐寂寞、能吃苦、愿奉献的良好品格与精神涵养。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文化经济效能。传统农业发展较关注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规模与经济利益,但只是一味地关注传统农业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提升,忽视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将人们的关注点从物质文明拓展至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其中乡村文化资源的再开发有助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本土文化品牌,从而扩大文化产业生产规模、大力提升国民关注度、提高文化产业效能。而乡村文化资源既包含有形的物质资源,如传统古建、历史文物等,也包含无形的非物质资源,如传统手工艺、各类节日活动、传统礼仪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

文化育人的路径思考

培育“以人为本”价值观,坚定文化自立自信。离开农民谈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文化就如无魂之物,空有其表。基于农民作为新时代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主体与消费主体,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农民的需求为文化振兴之根本,以为农民谋利益为乡村文化建设之重心,增强乡村居民主体意识。通过乡村居民的文化自立,强化文化自信,巩固自身的主体地位。积极、正确的文化观不仅能为发掘与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有魅力注入不竭动力,更有助于其结合时代热点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建设文旅康养示范区,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来打造康养项目,达到以文化人、以文感人的实际效果,提升康养娱乐性、教育性,更有助于打造独具特色的本土文旅产业,形成品牌效应,更好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建设。

明确乡村文化发展方向,以文富人引领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面对现代社会文化纷繁多变,乡村文化一直被迫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裹挟,要深刻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真实意图,树立科学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从而积极明确乡村文化发展方向以及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乡村文化更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世界和中国发展潮流,与世界不同文化保持对话交流、包容互鉴,进而提升中国乡村文化引领力、亲和力。大力发展乡风文明建设,营造政治清明的农村环境、公平竞争的产业发展、积极向上的农民观念,为实现乡村以文富人提供物质基础与精神动力。不断引导乡村文化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接轨,保障乡村文化扎根乡村、坚守乡村,从而保障文化资源不浪费、产业不荒废、人才不外流,积极完善乡村文化振兴具体战略,推进文化富人远大目标的实施。

挖掘乡村文化经济价值,助推以文兴产多元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与经济振兴,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推动以文兴产。第一,推进文化产业化。新时代乡村文化走向产业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更重要的是创新文化产业,激发产业活力与竞争力,这就要求“以文为魂、以产为形”。乡村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价值引领,要深化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推动文化产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第二,形成文化消费化。乡村文化是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重点,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优秀资源,充分利用好、创新好形式多样、内涵多元的文化资源,打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的文化产业生态。创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商品,吸引大众消费,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品牌设计,提升乡村文化知名度,催生文化资源内生活力,打造好“商品+文化”的双向发展新风向。

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筑牢乡村振兴经济基础。不断对农民进行灌输与启发,重构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引导农民树立合作理念和集体意识,形成乡村文化的共同观念基础。搭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便民,向乡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放松与物质消费的双重需求,使得乡村集体经济更具导向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加集约化。各地政府要坚持为乡村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赋魂,在政策上积极扶持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切实保证乡村文化空间规模化、文化内涵时代化、产业发展多元化、经济发展高效化。而筑牢乡村经济基础则有助于为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坚实物质保障,便于充分发挥乡村公共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共同推进新时代乡村经济振兴与文化振兴,实现集体经济与公共文化双向赋能,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机制形成,培育农民集体归属感与合作意识,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

张泽峰  武慧俊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生态消费视阈下山西省农村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形成路径研究”(立项号ML202107)。作者武慧俊系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