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生态赋能 雪山大邑和美初成

时间:2024-02-04 15:18:10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点任务之一,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促具有深刻意义。

自2021年被四川省确定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以来,大邑县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供需对接、可持续经营开发、保护补偿、价值考核、绿色金融支持等六个方面重点任务,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依托其优良的生态本底,以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为突破,突出生态赋能,雪山大邑公园城市大美形态初步形成,生态价值进一步显现。

南岸美村的乡村博物馆和阅览室

空间转变

新型林盘重塑乡村生态格局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特有的乡村聚落形式,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村人居环境形态。然而,生活在传统林盘的居民燃气使用困难,畜禽粪污无法集中处理,导致美丽风景与生活不便同时存在。打造新型林盘,重塑川西乡村生态格局,实现林盘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为大邑县上下的共识。

由于林盘生态产品的形式多种多样,指标体系、具体算法、统计口径等核算规范难度较大,加之市场化认知度不高,生态资源权益获取绿色金融支持的路径短时间内难以有效形成等问题,导致生态补偿绩效评估机制顶层设计严重滞后,依据生态保护成效实现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不大。对此,大邑县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聚焦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与合理开发利用,克服现实困难,积极探索川西林盘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扎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试点以来,我们全面梳理了川西林盘资源,系统编制《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大邑新川西林盘民居规划建设标准图集》《川西林盘民居建设导则》等文件,建立林盘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等技术标准,联动中央美术学院等‘九大美院’开展林盘美学设计,推动绿色生态空间向绿色经济空间转变。”2023年11月8日,大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蒲天乐陪同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调研组调研时如是介绍。

与此同时,大邑县在深挖林盘生态资源,创新培育新业态方面也有全面考虑和亮眼表现。围绕川西林盘“田、林、水、院”基本要素,深度挖掘川西林盘的人居状况、建筑风貌、古树名木、生态湿地等生态、生活、生产价值,植入商务、会议、博览、度假、旅游、文创等现代功能业态,以此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高效统一。

高效的协同推进机制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个方面,大邑县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主体”,采取“国有平台公司+金融资本+村集体经济”模式,促进林盘内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共建产业开发联盟,推动各集体经济组织共建联营体,实现对林盘的高效开发经营。

全域改造

煤炭小镇变身清新文艺共享地

斜源小镇是通往西岭雪山的“进山第一镇”,因大邑县母亲河——斜江河发源于境内而得名。这座被绿水青山环绕的古镇,青砖黛瓦、碧波流光,参天古树遍布其中,流露出古朴而清旷的气质。

“斜源的矿藏和林药资源都很丰富,在很早以前就有‘煤炭小镇’和‘药材之乡’的美誉。”大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宇带着记者一边参观小镇一边介绍。

在与周宇的交谈中得知,斜源在2009年以前一直以煤炭产业作为经济支柱,在其鼎盛时期,斜源境内有大小煤矿20余家,产业工人多达1.5万人,流动人口高达3000人,是大邑县所有乡镇中屈指可数的发达镇。

如今,远处雪山清晰可见,四周树木层林尽染,清幽的小镇里氤氲着湿润的空气,三三两两的人群漫步小道,宁静惬意,实在很难与周宇口中那个繁华喧嚣的小镇联系起来。

当时,长年累月的煤矿开采对斜江河水体及植被破坏都非常严重,兼之成都市全面退出煤炭产业,2009年之后,斜源经济一落千丈,场镇设施设备破败不堪,呈现出“脏乱差”的场镇形态。

2013年起,斜源小镇开始加速蜕变。斜源按照以镇带村、整镇全域的思路,聚合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土地整治、特色镇建设等政策资源,实施“场镇改造+生态移民”工程,沿袭原有山体与水系脉络,以“镇在山中,水在镇中,景镇一体”布局原则,让设计规划生根于自然,将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把山区地灾户和交通落后的散居农户全部纳入场镇改造,集中在场镇安置。

2016年,斜源整镇拆迁改造完成,建起的新区面积 350余亩,生态移民3000余人,城镇化率由30%提升到85%。

2019 年,斜源与䢺江镇合并,辖区面积大幅增加,拥有万亩良田、万亩青梅、3万亩“三木药材”(黄柏、杜仲、厚朴)等更为富足的生态资源。

在此两项改革后,通过转换生态价值、盘活闲置资产、发展文旅产业等,斜源2020年常住人口增至5000余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59万元,同比增长15.8%。

在不断的改革中,斜源小镇开始物色更有作为的团队,借助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给小镇带来更美好的改变。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水吧、民宿等精品项目短时间内陆续在小镇上开了起来,让时尚与乡村慢生活融为一体。这不仅提高了小镇的品质,解决了当地许多居民的就业问题,也为更多居民参与文旅发展给出了示范。 据统计,斜源小镇目前已有60%—70%的居民参与到文旅相关产业中来了。

“现在,小镇上的商家几乎都是当地居民,旅游淡季种地、旺季从事旅游服务。”周宇表示,如今的斜源镇已摇身一变成了清新文艺的共享小镇,斜源的开发模式带来的是居民和小镇的双赢。

高低搭配

南岸美村解锁集体经济发展密码

离开斜源小镇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安仁镇的南岸美村。两年后再到这里,南岸美村更美了,田地里是连片的白菜秧苗,在萧瑟的冬日里让人眼前一亮。道路两旁有零星散落的高大乔木,一户户农家院落点缀在乔木与菜地之间,温婉而宁静。

相较于其他林盘,南岸美村相对完善成熟,大邑县用“农创+文创”的方式解锁这片土地,重构了村口的烟火气。从最开始传统的原始村落分散耕种,到依托华侨城的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村集体经济,并没有花太长时间。

周宇说,南岸美村总规划面积2262亩,已引进华侨城项目建设10个,总投资5.2亿元。聚焦以“生态田园+民宿聚落+文创公益+亲子科普”为特色,目前已打造形成锦绣安仁花卉公园乡村客厅、乡苑酒店、耕学农场、乡村生态博物馆、艺术公舍、溪地阿兰若精品民宿等消费场景。项目建成以来累计吸引135万游客前往消费,实现收入5000万元,带动1000余农户实现增收100万元。

开阔的田野中间,一栋红色砖房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以前的老酒厂,更是今天的乡村客厅。“这里的外墙、屋顶、发酵池、蒸馏罐都原样保留,但功能却发生了本质变化,以前的生产区域变成了乡村文创讲堂、文创产品展区、游客休闲区。”周宇对这里如数家珍。记者沿着酒厂发酵池的玻璃栈道举步慢行,老酒厂的历史与乡村的故事合二为一,很难不让人沉醉。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顾问、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副主任、省委原副秘书长张宁认为,南岸美村这种将研学体验、餐饮住宿等中高端群体聚集在一起,实现高低搭配、错位发展的模式非常值得借鉴。

本刊记者  吴至明  周淼葭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