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产业突破 巴中以工业振兴推动老区振兴

时间:2024-01-09 10:42:57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工业为先,制造为重。2023年7月21日,在巴中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上,巴中市委作出了“坚定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的决定,其后,又用了“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两个强调词。

尤为突出的是,会议公报中,提到七次“突破”:突破发展制造业、工业经济突破发展、新突破、实质性突破、突破风口、突破路径……红色革命老区巴中,正在倾全力寻求产业的不断突破。

巴中市不断拓展的工业园区一景

巴中,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所在地,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地处偏远,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工业是最突出的短板,又是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突破的关键。

战鼓催征急,百战不畏难。对工业发展的极度渴求,催动巴中全力以赴。“努力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要把培育以‘1+3’为主导、以绿色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提高经济发展绿色比重”“坚决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为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贡献巴中力量”……2023年11月14日,在“融入长江经济带 推动巴中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会上,巴中市委书记何平如是表示。

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突破发展,巴中以功成不必在我,为未来谋腾飞之势、筑发展之基的精神,努力开创革命老区新型工业化振兴发展的路径,去蹚一条充满荆棘与希望的突破者之路。

华盛昌旗下巴中市卓创科技有限公司一角

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要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我们必须腾出手来大抓工业。”2023年9月27日晚,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巴中市人民政府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中,巴中市市长高鹏凌斩钉截铁地说。

对产业的渴求,让巴中市瞄准了未来极具前景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秦巴山区,资源丰富,巴中尤为突出。一方面,水能、光能、风能和天然气资源富集;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优质的石墨、霞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仅石墨,巴中市探明的远景储量就达3亿吨以上。这正是巴中革命老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底气所在。

一批新材料企业已先期入驻。在南江县,霞石储量亚洲第一,品质最优。2021年,蜀道集团所属南江新兴矿业有限公司投资9.2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霞石新材料生产线,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霞石新材料产研高地。2023年9月,项目竣工投产,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在通江县,利用当地优质的石灰石,中科森蓝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投建。2023年9月,首批大型生产设备进场,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创造税收2亿元以上。

石墨矿,巴中已探明储量8337万吨,培育的石墨企业正日渐壮大。在巴中意科碳素公司,总经理朱仕高捧起一个石墨制品,意气风发地告诉《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我们突破了国际上‘卡脖子’技术,特种石墨提纯到99.997%,做到了全球第一,市场占比达60%,订单多得不得了。”

在巴中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佘勇等人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巴中经开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区采访,看到园区内新一轮的建设热潮业已展开。一期园区里,12家企业已入驻,年产10亿颗芯片封装项目、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5G光学镜头项目……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浙江金华和四川巴中携手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其间,两地互访人数近千人,签署制造业、商贸物流、农业等方面合作协议170余份。

在浙江运达西南片区百亿风电装配产业园,记者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项目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川东北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同时,总投资14亿元的东阳—南江健康食品产业园富氢水项目已建成投产。金华的强力支持,给巴中市实现产业突破注入强大信心。

同期,巴中曾口—金堂、平昌石龙门两个省级化工园区正在申报建设,在国省相关规划的加持下,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乘势而起,迎来实质性突破。

通江县裕德源润耳生物公司忙碌的生产现场

航空“天路”架起电子产业腾飞桥

举全市之力抓工业,巴中市除了在全市推进文旅康养、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1+3”产业之外,还在县区主抓“1+1”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2019年2月3日7时25分,由四川航空公司执飞的成都—巴中3U8015航班稳稳地降落在巴中恩阳机场跑道上。这是巴中举全市之力,架起的联通世界的“天路”。自此,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搭上了通向世界的“空中桥梁”。

与很多交通欠发达地区发展电子产业的路径相似,借助这条“天路”,巴中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迅速集聚发展。

2023年上半年,巴中恩阳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0.2%,居全市第一,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其他区县。其背后,正是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

建区10年,恩阳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成为大山深处最为亮眼的那一抹红——

2020年,恩阳临港产业园开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2021年,恩阳临港产业园第一家入驻企业——永润欣公司正式投产。

2023年,首片“恩阳造”智能手机PCBA主板成功下线,恩阳临港产业园获评巴中市首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永润欣,打开了恩阳电子信息产业的一扇窗,巴中自此展开了一片新天地。这家从事手机整机组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小家电及相关产品配件生产的智能制造企业,短短两年间,建设起手机整机组装等各类生产线20条。同时,大力实施智能车间建设,满负荷运转下,每天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约1.5万台手机,数据线4万余条。未来5年,其产值可望突破20亿元。

延链引育,飞地研发,本地转化……恩阳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创造出了很多独特“打法”,其主攻方向为智能终端、智能穿戴。

此后,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在临港产业园汇聚,魔舟科技、豪博讯科技、智彤光学、中颖电子、恩博瑞光电、海迦科技……秦巴山区深处,电子之光不断闪现。

2023年7月,恩隆科技公司4条SMT贴片生产线建成投产,日生产智能手机PCBA主板可达80000片。

奋进地不偏,有为即有位。从巴中市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记者已深刻感受到巴中敢拼敢抢,实现产业不断突破的老区精神。

通江银耳发祥地陈河九湾十八包

银耳产业蹚出老区特色振兴路

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

“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作为世界银耳的发源地,通江银耳,清时已是“御膳珍馐”,一小匣需一二十两银……通江银耳的盛名,历经千年而不衰,1995年3月,通江被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

千年银耳,历久弥新。作为川陕革命老区核心所在地的通江县,其银耳产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特色产业,是巴中“1+3”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研发,规模发展。围绕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化与规模化是通江银耳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2021年,通江县出台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以通江银耳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为支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26年,通江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将达到5亿袋,总产量突破3万吨,生产总值17亿元以上,综合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

一批食用菌生产及研究企业逐步在通江县聚集并成长壮大起来。 

2014年6月,一爻良方健康药业在通江工业园区春在食品医药加工产业园正式投产。

2017年9月,裕德源润耳生物公司入驻通江工业园,建设2000平方米的有机段木银耳面膜生产线1条,2019年4月正式运行投产。

2019年3月,芊菇生物科技公司食用菌项目竣工投产,日产菌包6万袋,年产鲜菇18000吨,产值1.2亿元。

2022年,未来生物科技公司入驻,打造通江银耳“全产业链”。2023年6月,首批5条生产线建完,年产值将超1亿元。

2023年4月,福建好彩头公司通江银耳精深加工项目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5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1亿元……

银耳面膜、银耳精华水、银耳精华原液……目前,仅裕德源润耳生物每月开发的银耳相关新品产量就可达150万份。未来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银耳羹、银耳露、冻干银耳等产品,每天的产量可达到83000余份,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内外市场。

银耳特色产业还带动全县乡村振兴。2023年,通江县包括“陈河九湾十八包”在内的10个重点乡镇、37个专业村、75个集中连片示范点接种菌种100万袋,全年有望实现银耳(食用菌)干鲜混合总产量2.5万吨,生产总值12亿元,综合产值突破25亿元。

万木葱茏,百业芊萰。以银耳为核,通江食用菌产业带动相关的食品产业迅速发展,顺和通米业、巴山牧业、爱吃兔食品、锐嘉食品科技、巴山麻王花椒、巴山渝味食品、深山农业日渐壮大。仅2022年,通江县就招引项目50余个,成功引进成都华牧、四川凯木、成都永续农业、福建祥云等6家大企业。

以特色发展为依托,当年川陕苏区首府通江,全力打造通江银耳和新能源新材料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已汇聚各类工业企业200余家。

工业日益兴盛,百姓日益富足,巴中革命老区正在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中,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贡献力量。

本刊记者  车文斌  彭志萍

(图片由巴中市发展改革委提供)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