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把科技创新作为平凉产业发展主动力

时间:2023-11-21 10:29:57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近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平凉市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如何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进一步推动平凉市综合实力和产业发展整体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平凉市产业发展的主要亮点

助推装备制造业研创升级,系统谋划工业发展。一是着力提升研创能力,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目前,平凉市构建了以2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专精特新”企业、5个省级高新企业、1个微波电子工程中心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创新体系。二是延伸煤电产业链条,以华亭煤业集团60万吨甲醇制取及20万吨聚丙烯项目和华亭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等项目为主要抓手,延伸煤电产业链条,大力推进煤电化冶一体化发展。三是坚持系统治理,着力推进清洁生产。截至2021年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8天,比2015年增加23天,优良天数比率为92.6%。目前全市获评绿色工厂达到5户,其中国家级2户。

探索循环农业新模式,打造农产品品牌促农业现代化。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3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0户。全市高效节水灌溉达到24.8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了0.51,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1%,尾菜处理率达到40%,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39%,绿色防控率达31%。2014年以来,平凉市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5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红牛、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已经厚积成势,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18个,有静宁苹果、平凉红牛2个区域公共品牌,11个企业品牌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

文旅、中医药、商贸物流和信息产业多头并进,提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品牌战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凉市重点打造“文化名城·一源四乡”文化品牌和“问道崆峒·养生平凉”旅游品牌。同时加快推进三大景区建设,新增A级景区8家,全市A级景区达到26家。二是中医中药产业稳步推进。全市共建设11个重点中医药产业项目。泾川县王村镇百泉村孝谦文化中心探索创建了“八位一体”(互联网+传统文化+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人居环境治理+自然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精准扶贫+农村电商)的农村智慧健康居家养老“百泉模式”。三是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稳定向好。已建成物流园区(中心)占地面积42.28万平方米,仓储面积19.23万平方米。目前,全市从事电商物流业务的大型物流企业88家,总仓储面积58.8万平方米。四是数据信息产业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投资建设信息化项目3000多个,市、县两级财政先后投资5亿多元。推进了全光网城市建设,全市所有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通达率从2015年底的24%提高到100%,农村平均带宽达到97M(国家要求带宽为12M)。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799个,基本实现市区所有重点场所区域的覆盖。

 平凉市产业发展的宏观特点

从宏观层面来看,平凉市近5年的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经济总量稳步提升。2017—2022年,平凉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88.26亿元、432.33亿元、450.87亿元、474.70亿元、553.97亿元、641.58亿元。

二是农业占比有缓慢上升趋势。2017—2021年,平凉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1∶27.2∶51.8转变为23.5∶26.8∶49.7。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41.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73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90.70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299.14亿元,增长7.3%。对比近几年全市14个地州市的三次产业占比情况,平凉市农业占比较高,2020年仅次于武威市(30.72%)和张掖市(27.54%),省内排名第三;工业占比和服务业占比在14个地州市的排位则处于居中水平。

三是生态产业比重增加。2020年,平凉市十大生态产业实现增加值1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1.7%,占全省比重为4.73%。2021年,平凉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39.28亿元,比上年增长35.1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5.1%,比重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对比传统产业,生态产业对科技创新的依赖和要求更高,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产业重要的突破口,亦是平凉市整体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四是三次产业现代化水平依然偏低,亟待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2022年,平凉市农业在GDP中占比为23.64%,远高于7.3%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占比为29.72%,大幅低于39.9%的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占比为46.63%,亦低于52.8%的全国平均水平。以农业为例,平凉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在省内分别排名靠后,化肥施用折纯量则在省内排名第2。其相对较高的农业占比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平凉市产业发展

进程中的科技创新短板

平凉市科技创新领域各项工作虽然持续推进,但亦要客观认识到当地在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贡献水平、科技研发投入、扩大创新主体、探索科技与产业耦合发展机制构建等方面依然较落后的现实。

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贡献水平偏低。2021年,甘肃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53.71%,兰州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79.53%,而平凉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35.36%,处于全省第四梯队的位置,远低于排名第一的兰州市。同年,甘肃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4%,兰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4%,而平凉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不到50%。平凉市科技创新水平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整体偏低。

科技研发投入水平明显偏低。2020年甘肃省各地州市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数据显示,平凉市科技研发投入水平明显偏低。2020年,平凉市有研发活动的单位仅有22家,在省内排名第9;研发人员数为789人,在省内排名第9;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为9288万元,在省内排名第12;研发经费外部支出为87万元,在省内排名第13。总体看来,平凉市科技研发投入在省内基本处于垫底水平。平凉市在生态产业链条上的科研投资不足,低水平的科技研发投入严重影响了地方创新活力,尤其不利于农业现代化推进。

科技创新主体偏少,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平凉市创新主体数量偏少。全市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少,机构专业化程度低,参与市场竞争、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企业类创新主体仅有78个,且同时实现4种创新的企业仅有4个,在省内排名第12,基本属于垫底水平。另一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亦偏低。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申请版权登记的企业占比很低,在省内排名分别为第10、第10和第14。以信息产业为例,平凉市缺少数据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国家、省上曾多次征集数据信息产业项目,但平凉市能够入库的企业项目少之又少。再以装备制造业为例,平凉市的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大多以初级加工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小,已有的装备制造企业体量小,对研发投入仍显不足,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在1%以下,多数企业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之全市制造企业产业关联性不强,中高端制造业加工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各自为政,技术研发、原材料采购、零配件供应、产品包装运输等上下游产业几乎全部依靠外部,整个行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十分欠缺。

科技创新与生态产业耦合发展机制欠缺。一是平凉市农业和工业整体仍处于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加工的初级阶段,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产业链条较短,关联度低,缺乏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以清洁生产产业为例,其以企业为主体的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政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导致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方案实施率不高,效益不明显,影响企业对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极性,制约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发展。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不足。大多数企业对市场变化趋势缺乏深入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研发推广力度不大,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不能有效组合,尤其是缺少自主技术和核心技术。三是技术创新型人才匮乏,行业创新动力不足。2020年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万名,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名,甘肃省333科技人才、555创新人才10名,甘肃省优秀专家17名,甘肃省领军人才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4名。各类人才虽然逐年有所增加,可总体依然十分欠缺,尤其是生产一线科技人才匮乏,企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非常稀缺。以平凉市装备制造业为例,其企业管理人员、研发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科技人才队伍质量不高,严重缺乏创新型人才。由于企业自身能力弱,企业难以提供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招聘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企业自主培养的人才同样也留不住,企业人才队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严重短板。

以科技创新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几点建议

为更好实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目标,突出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平凉还需积极探索,弥补短板,着力构建产业与科技创新发展机制。

多渠道探索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提高研发支出。在明确科技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为实现到2025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8%的目标,建议进一步提高各级部门政府研发支出,健全政府投资与社会化筹资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紧扣本地经济发展实际,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围绕科研条件改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应用推广、人才引进培育、服务体系建设等组织申报项目,把好资金的使用关。二是大力引导支持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设立基金、捐赠等方式,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三是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资金及使用监管机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可借鉴深圳做法,通过实行“项目经理人+技术顾问”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行“里程碑式”考核制度,对项目关键节点约定的任务目标进行考核,确保资金利用率。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主体,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生态。企业是创新主体,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户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60户以上的目标,还需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方面多加探索。一是建议进一步构建明确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的企业创新生态,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制定企业科技档案、技术需求清单,定期对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可适度提高现有的奖励水平和扶持力度,引导本市大型骨干企业整合创新资源,鼓励其与省市外的技术先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并组建研究院,开展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二是建议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创新工作机制,打造更优创新生态环境。在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建设进程中,可借鉴其他省市做法,成立市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发改、科技、工信、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探索制定适合本市实际情况的《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办法》,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未来还可对企业科技创新积分进行动态管理,根据积分开展梯次培育。

打造重点产业领域科创闭环,进一步促进产业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全面提高平凉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还需在重点产业领域打造科创闭环,积极探索“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金三角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产业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实现双向促进。一是在农业领域,依托平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借鉴其他省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积极寻求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层次科研机构的合作,将示范区作为他们新品种研发、实验、示范基地,科研课题实施基地,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基地,杜绝低层次科研重复,争取弯道超车。重点在红牛、苹果等优势产业领域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核心技术瓶颈攻关,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着力构建“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二是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以平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承载,积极整合各县、区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在高精度煤炭洗选加工、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的综合开发利用,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应用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维度合作,建议以政府基金运作模式强化资智对接,带动科研项目落户和成长,推动资智的良性互动,实现“化学反应”。三是要依托项目和平台,简化程序、精准引才。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但是由于兰州、西安及成都等市对平凉的人才虹吸,当地人才流失问题严重。未来要在保住现有人才的同时,依托项目和平台,简化程序、精准引才,才能保证科技创新拥有持续推动力。建议将被动的人才流失逐步转化为主动的人才流动,可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待遇、优先精准引才,对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研究型高层次专家和人才,不能一味阻止流失或高薪引进,而应该在适度放宽人才外流的同时,通过制度安排(比如实行灵活的坐班制度、考核政策、科研任务、优厚待遇等)使其在流动的同时发挥才智。建议对在基层工作的应用和技术型人才,着力提高工资待遇,加强师徒传承,做好后备人才“传、帮、带”及人才储备工作。

王荟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