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村多为山地,土地贫瘠,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很多土地都成了荒地,长满了茅草,当地政府为了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为村里引进了中草药、藤椒种植等项目,使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金土地。
种植中草药 群众得实惠
“我们主要种的是防风和丹参。岳池是医药大县,中草药的原材料供不应求,我们不愁销路……”药材基地老板方齐明说,自己承包了180亩地,投入100多万元种植中草药,一年便可成材。防风每公斤可以卖25元,每亩纯利润可达4000多元,丹参每公斤市场价18-20元,每亩纯利润可达2600元左右。
方齐明说,他之所以选择在黑山村种植中草药,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土质适合。种这些药材最好的就是黑沙泥,可以沥水,栽的时候方便,收获的时候,只要稍微抖几下,药材上面的泥沙就掉了,可以节省很多人工。现在,他正在与村里协商,准备再承包300亩土地。
“我们一大早就来了,在这里差不多要做8个小时的活路,老板给我们35块钱一天的工资。”黑山村村民黄华容告诉记者,土地承包出去每年都可以分钱,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自己60多岁了,在家门口做点轻巧活路,还可以挣到钱。这几天栽中药材,每天都有七八十个村民来上班,而且齐老板对我们说,管护药材苗和收割药材都要请我们来做。
长田乡乡长唐永恒说:“产业的引进给群众带来了实惠,老百姓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已经与齐老板取得联系,准备自己种药材,成材后由齐老板收购。目前,黑山村种植中草药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000多亩,这项产业可使该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家家户户栽藤椒
合作社领着村民跑
黑山村村民姚廷兴说:“我家里种了两亩多藤椒,苗子都是李老板免费提供的,他还安排人教我们种植藤椒的技术,并且还保证回收产品。”
2010年,为了有效利用荒山坡,长田乡党委书记杨伟带领干部群众先后到眉山、峨眉山等地考察,并请专家对乡里的土地进行测试,发现很适宜种植藤椒。当年,便引来一名业主,率先在黑山村种植了200多亩藤椒。
“老百姓当初有些不理解,一些村民认为这是政府搞的‘政绩工程’。”杨伟说,为了解除老百姓的顾虑,他们便带领村民代表,前往秦溪镇、粽粑乡等地去现场考察,看一下其他乡镇种植花椒给老百姓带来的收益。
在乡、村干部的努力下,村民逐渐认可了乡党委政府的做法,纷纷开始种植藤椒。村民姚曹久种植了3亩,胡琼珍种植了6亩,李先琼种植了20亩……短短两年时间,长田乡有4个村发展起了藤椒产业,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荒山坡变成了绿地,长田乡成立了香藤椒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
“一亩地能产2000多斤,纯收入近5000元。”藤椒基地的老板李若非告诉记者,现在销路根本不愁,他们早已联系好了成都一家加工藤椒的厂家,只要藤椒可以采摘了,他们就会直接到村里来收购。如果我们村的藤椒种植规模再大一点,厂家还承诺,就在长田乡开办一个分厂,到那时,村民还可到加工厂里上班,村民的销售渠道也就会更直接。
目前,长田乡在发展中草药、藤椒等产业的同时,还在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在树龄超过两年的林区内,开辟若干土鸡循环养殖区。林下土鸡养殖一方面减少了杂草生长、减少了病虫害,土鸡粪增加了林区土壤的肥料,降低了种植成本;另一方面,土鸡在各大城市的销售价格较高,合作社和农民可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