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等水电设施全通了,我们选个好日子,19户村民集体搬进新‘别墅’。”2月10日,仁寿县景贤乡马贤村新村聚居点,不少村民正忙着整理院坝、装修新家,村民陈志华告诉记者,新村聚居点的供水、供电、排水、排污、护坡、广场建设、道路硬化已基本完成,“卫生站、文化站、便民店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也跟进了,我们农民也成小区居民了!”
“放在两年前,谁曾想到能搬进这么好的房子?”马贤村村支书石栋良说,马贤村是景贤乡最贫困的山村,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0元,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很多年轻人都到外地谋发展,“其实大家都盼着能在家门口赚钱,但确实又无从下手啊!”
2010年,仁寿县启动扶贫攻坚行动,给马贤村带来了新的希望。“计划用3年时间,把马贤村建成‘绿色生态、佛教文化、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山区新农村。”按照扶贫规划,到2013年,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适宜耕地结构调整率达100%以上,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89元。
目标振奋人心,马贤村迅速通过政府投入、项目整合带动群众筹资投劳,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到村考察论证兴产业,很快,麻竹、核桃、柑橘等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马贤村现已成片栽植麻竹1070亩,新发展核桃200亩、柑橘200亩;同时,发展生态猪规模100头以上8户、母羊30头以上8户。
“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是扶贫攻坚行动的第一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成绩突出。”石栋良说,目前,马贤村已硬化道路8公里,规划聚居点建设3处,新建住房92户301人,通过“一池五改”及农房风貌改造,硬化连户路3000米,连户供水站、渠道和山坪整治,从根本上解决聚居点农户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是扶贫行动的第二阶段,我们将依托马贤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觉山寺’悠久的佛教文化底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打造旅游、观光、休闲景点,建设特色旅游新村。”下派到马贤村任第一书记的张文彬说,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马贤村计划新发展了名特优渔业养殖。
“我们正斗志昂扬开展第二阶段工作,已经享受到实惠的村民劲儿很足,大家立志要打胜这场扶贫攻坚战。”对于未来,张文彬很有信心,“只要马贤村上下齐心,加油干、加紧干,高标准高规格的新农村就在眼前。”(眉山日报记者 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