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已成为推动三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三台县委书记崔斌对三台发展满怀信心。
坚持工业主导强壮工业筋骨
今年上半年,三台县9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73亿元,增长54.7%,其中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51.93亿元,增长52.5%,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87%,产业集聚效应和工业发展后劲得到了明显提升。
优势是竞争力,差距是努力方向。今年以来,三台县通过继续大力实施“园区、产业、企业倍增年”和“充分开放合作年”,全力打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西部工装基地、西部纺织印染中心,举全县之力稳步提升新型工业主导地位。
芦溪工业集中区内13个在建项目正加大建设力度,又好又快推进;总投资达3.3亿元的佳联印染工业园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10月能够建成投产;鸿凯双泰公司大力开发高精尖技术产品,抢抓市场订单,培育出了新的增量,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5亿元。
一个个利好消息带动三台工业乘势而上,仅6月单月产值达12.76亿元,创造该县单月产值最高纪录。
招商引资形成磁场效应,上半年,全县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到位资金13.15亿元。
在加快工业发展中,三台还注重围绕优势资源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已形成了多条像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做大增量的同时盘活了存量,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城市建设软硬兼施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以县城发展为重点,以新区建设为主攻方向,推进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力争通过5-7年的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城区人口50万、显山露水、绿色低碳的中等城市。”三台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近年来,三台县牢牢抓住灾后重建、扩权强县及扩大内需良好机遇,进一步理清城市发展思路,从该县在川中的交通和区位现状出发,确立了县城发展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魅力城市”的主题定位,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仅2010年,全县按照“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城市建设协议引资过百亿,实际投入城建资金近30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21万人,全县城镇化率30.2%。
不仅如此,素有“小三台”之称的西平镇被评为“四川十大最美古镇”,影响力不断扩大;云台观景区开发整体推进,潼川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渐入佳境……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城镇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全县城镇化水平加快发展。
三台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文明县城、四川省第二批文明县城,文明之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软助力,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两化”互动并驾齐驱双加速
如何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赢”?三台在破解发展瓶颈中找到了办法: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驱动工业化。
而作为三台首批科学发展优势区域的芦溪工业集中区和紧邻的芦溪镇、花园镇、永明镇三镇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区域内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提升,三镇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投资氛围十分浓厚,“两化”互动效果明显。
三台县坚持把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聚集,从提升就业和增强带动力等方面,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持续动力。围绕保障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加快配套完善路、水、电、气等配套网络建设,特别是强力推进县境内绵遂、成德南和绵阳绕城3条高速公路,1条绵遂铁路建设,加快建设交通次枢纽。
工业产业发展,为三台加快城镇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两江工业集中区与县城遥相呼应,工业企业办在家门口,产城一体、园城一体,新型工业化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
“‘两化’互动,产城一体,三台将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城乡环境,优化生态环境,振奋精神,充满信心,奋力推进‘两个加快’。”三台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飚如是说。绵阳日报 唐小丽 记者 蒋秩宏 赵晓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