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江县上下树立大开放的理念,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以抓工业的理念抓产业,提升农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构建新农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一是提升产业基地规模化水平。依托南江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农民种养习惯,将全县的特色农业集中并定位于两个区域,即:海拔800米以上区域重点发展南江黄羊、核桃,海拔800米以下区域重点发展生猪、巴山土鸡、翡翠米。目前,全县富硒茶、金银花、山核桃、翡翠米、富硒杨梅累计分别发展到12.5万亩、29万亩、25万亩、15万亩、300亩。新建富硒茶基地2万亩,新建银花基地1万亩、金银花良种繁育基地50亩,规范改造金银花基地0.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产区农户户均增收在1500元以上。南江黄羊、生猪、小家畜禽、牛饲养量分别达到72.2万只、138.9万头、544万只、15.7万头,同比增长2.6%、1.2%、11.9%、1.3%;出栏分别达到28.2万只、58万头、213万只、2.2万头,同比增长6.8%、7%、8.5%、4%。
二是提升龙头企业集团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北牧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新合农特集团等龙头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应对市场的能力。引导翡翠粮油集团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模式,与地方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成功引进了喜来登集团、翼展集团、大行宏业集团、百草药业、互利达集团等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促进富硒杨梅、特色林木、第五季生态农业、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升级上档。全县畜牧业呈现出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今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60%以上。
三是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一园一特、一园一业、集团经营、规模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园区型种植业、资源型加工业和基地型养殖业,规模发展富硒茶、金银花、核桃、翡翠米、食用菌、富硒杨梅、南江黄羊、生猪、巴山生态鸡等八大农业产业园区。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的要求,集中打造了一大批以云顶牌茶叶、米仓牌核桃、翡翠牌粮油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了翡翠米、金银花、富硒茶等9个无公害农产品,米仓山牌核桃申报为省级著名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