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荣县讯 (通讯员 蒋兵) 土地,是农民朋友生存的依赖,粮食作物是年复一年的习惯耕作。然而,对于生存在瘠薄地上的新桥镇部分村民来说,如何在这片地上种出更高的效益成了当地干部群众多年来共同研究的课题。换脑种地,不种粮食种药材,每亩投入100余元产出2000元,比种小麦增收1000多元。“我今年种了9亩地的柴胡、荷香药材,卖了21000多元,如果是种粮食卖,最多卖5000来块钱,种中药这条路走对了。”12月6日,刚卖完柴胡的荣县新桥镇开井坝村3组村民毕友荣这样对笔者说。
3000亩,2000多吨,每公斤3.5元,总产值700万元,这看似简单的4个数据,但在新桥镇干部群众中却烙上了深深的印迹。荣县新鑫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永明告诉笔者,新桥镇永兴片区地理位置特殊、土地瘠薄,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农民耗费了种子化肥农药,但得不到好的收成,为了让农民增收,镇政府请来专家实地测土探索种植经济作物,最后选定药材。经过前几年的试种,农民获得了效益,为了扩大种植规模拓展市场,镇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54户,带动农户种植中药1580多户。合作社专门负责规划、种子采购、市场营销等,如今,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重庆、西安、成都中药材市场及药厂有了新桥的中药。
吴永明告诉笔者,今年2000多吨中药材,已经收购了1200多吨,12月底收购结束后,将对社员及部分种植大户按每吨50元的红利返给,仅此一项,合作社将拿出10万余元发红包。明年,全镇的种植规模将扩大到3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