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罗江探路:农村垃圾生态处理算活两本账

时间:2010-12-15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 龙腾飞

  12月5日,罗江县蟠龙镇宝峰村万亩“贵妃”枣园里,果园主人孙大姐正忙着将肥料直接撒进果园。

  “神奇吧?这些肥料都是垃圾变的!”孙大姐同时也是镇保洁员,照顾果园之余还要将垃圾收集到“分类池”,“可回收的集中卖出,不可回收的就集中到镇上,统一送到县里处理。”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或多或少反映了罗江县以前的情况。受丘陵地形限制,罗江农村经济欠发达,该如何解决农村面源污染?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罗江县逐渐摸索出一条农村垃圾生态回收处理、减量增效的新路子,在全县109个村、1220个组推广。

  政府心中有本账→节约垃圾处理成本

  曾经考虑让农村垃圾进入城乡环卫一体化渠道,罗江相关部门经过仔细测算,发现此路行不通。

  分析来源,农村垃圾和城市垃圾有本质不同:农村垃圾中约有80%的尘土灰、厨余垃圾、作物秸秆、可降解纸张等可用于堆沤农家肥,有2%-5%的建筑废弃物可用于填埋机耕道路,有3%-5%的塑料、玻璃垃圾可作废品回收处理,有10%-15%的废衣物、废包装物等不可回收垃圾需垃圾处理场处理。

  既然如此,自产垃圾为何不就地生态堆沤?为此“统一收集、集中分类、生态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化处理新模式在罗江闪亮登场。

  12月5日,记者来到万安镇芒江村,在垃圾分拣场,保洁员袁大爷说:“5个月前,我刚被聘为镇保洁员,第一次接触这种垃圾池。”让这位老人感到新奇的垃圾池是这样的:绿色的门和盖子,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可利用”三个区域。

  袁大爷要做的就是把各种垃圾进行分类:烂菜叶、家畜粪便等分进可利用区域,废纸、塑料等属可回收,农药瓶、玻璃碴等是不可回收垃圾。

  “自推行垃圾生态处理模式以来,全县农村产生垃圾总量80%作堆肥处理,10%—15%不可处理垃圾运往县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置,大大节约了垃圾处理成本。”罗江县委副书记曾长江说。

  农户心中有本账→节约肥料费用

  鄢家镇长堰村支书周运华算了一笔账——全村共1530人,按每人每年产0.5吨垃圾计算,一年共有765吨垃圾,运到城关每吨运费约60元,每年运费就近5万元,而实行垃圾集中分类、生态处理后,绝大部分垃圾就地处理,运行费用低至20元/吨,节约近60%。

  垃圾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周运华介绍,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后,堆沤成有机肥料,作为果树或蔬菜日常所需养料。“765吨垃圾堆肥后能产生255吨有机肥,能满足1416亩果树所需,为农户节约肥料费用21万元,而且使用有机肥生产的水果和蔬菜品质更优,价格更有保障。”

  罗江全县109个村在“垃圾革命”中尝到了甜头。走进各地村落,到处是敞亮的庭院、整洁的村道,村民们感言:“生态处理硬是节约了钱,美化了环境。”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