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再增5亿斤 四川粮食总产量能否冲刺“六连增”?

时间:2012-02-28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冷思考

  2011年,四川粮食实现“五连增”,总产达到734亿斤,比上年增产7.8亿斤、增1%,时隔12年后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四川粮食提出力争实现“六连增”,粮食总产再增加5亿斤。

  粮食是保增长、稳物价、安民心、增信心的基础产业,要在高位上实现“高位求进”、冲刺“六连增”,四川的粮食生产有多少把握?

  对话嘉宾

  国家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中国改革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红宇

  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形势“紧平衡”状态下稳粮之“弦”不能松

  记者:去年我省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在此基础上,今年我省提出粮食总产再增加5亿斤,有着怎样的意义?

  张红宇:稳定粮食生产对保供和稳定物价意义重大。去年,中国粮食实现“八连增”,但从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形势依然严峻。

  看需求,短时间内有4个特点——

  一是绝对需求。去年全国增加600多万人口,每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一张吃饭的嘴巴;

  二是转变性需求。去年全国有2.35亿农民外出打工,其中1.58亿人跨省半年以上,这部分人原来是食品生产者,现在成了食品消费者;

  三是升级性需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口粮消费少了,但间接消费的肉蛋奶却增加了。

  四是间接性需求。美国的玉米等作物大量用于生物能源,加剧了粮食紧缺。

  总的来看,尽管近年来我国粮食供给不断增加,但粮价却没有下降,这说明供应在增加,但需求增加更快。

  任永昌:增加5亿斤,意味着今年的粮食生产要实现“稳产略增产”的目标,粮食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因此必须把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到战略高度。

  从全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一粮带百价”,粮食对缓解“双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省内情况来看,去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734亿斤,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但相对于近800亿斤的粮食年总需求量而言,我省粮食供给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生产的基础比较脆弱,加之近年来灾害频发,稳粮之“弦”不能松。现状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增大但机遇与潜力并存

  记者:实现粮食“六连增”需要突破哪些困难?

  任永昌:稳定粮食生产,困难来自多个方面。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收的能力偏弱,一些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低。

  从农业生产能力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但保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依然很大。全省每年净增人口30万左右,维持现有消费水平需净增粮食1.5亿斤左右。同时,饲料用粮和酿酒等加工用粮需求将大幅增长,保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从劳动力主体看,务农劳动力缺乏的矛盾日益凸显。此外,粮食生产还受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郭晓鸣:相对于全国,四川农业的生产规模更小、劳动力流出更多、老龄化更严重、连续发生较大自然灾害的频率更高、粮食主产区生产条件改善的需求更大。从政策激励看,目前的粮食补贴政策采取的是普惠制,普惠制对粮食生产一定程度上有反向作用,因为奖励是按身份分配,农民种不种粮食都可拿钱,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种田和粗放型管理的农民。

  当然,差距也是发展的潜力。目前,我省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通过土壤改良、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和良种推广等,单位面积产出还将大大提升。

  记者:我省春耕生产已全面展开,冲刺“六连增”有哪些有利条件?

  任永昌: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今年,中央进一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早公布并提高了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前预拨了“四补贴”和高产创建等补助资金,省上也已及时下达到各地。今年全省小春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油菜面积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各地春耕备耕部署早、基础好、措施实,农资调运储备动手早、行动快,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等货源充足,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扎实。水利工程蓄水总体尚好,2012年全省水稻保栽总体形势较好。热数字再创历史新高去年粮食总产量734亿斤

  2011年,四川粮食实现“五连增”,以734亿斤的粮食总产量跃居历史最高位,时隔12年后再创历史新高。

  2011年是四川粮食生产全面丰收的一年:大春、小春季季增产,单产、总产双超历史,全省21个市州有17个市州增产、9个市州创历史新高。粮食的稳定增产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四川粮食总产提出再增加5亿斤,其中小春增加1亿斤、大春增加4亿斤,力争实现“六连增”。路径“靶向”扶持让种粮农民有利可图

  记者:要建立起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应在哪些方面着力?

  张红宇:要视粮食安全为重中之重,同时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要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比如对中江、广汉等粮食主产县给予特殊考核政策,不仅要考核GDP,也要考核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水平。

  要培育更多的新型农民,目前农村90%左右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能否对留下来的年轻人通过免费职业教育等措施帮助其发展,将其培育成新型农民?只有让务农收入不低于非农领域收入,才能留得住人。

  目前农村劳动力最紧缺的是栽播和收获时节,要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通过大力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效率,缓解劳动力紧张矛盾。

  郭晓鸣:惠农政策的落实,应按照向社会提供商品粮的数量进行奖励。要通过“瞄准机制”,“靶向”扶持种粮大户和粮食主产区,使惠农资金更多地用在粮食生产上。要让真正想种粮的农民有利可图,要针对种粮大户,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把补贴的增量投向这部分新的经济主体,引导农民通过规模化种植提高种粮的盈利水平。

  任永昌:粮食生产基础是稳定面积,重点是提高单产,核心是依靠科技,关键是抓好防灾减灾。

  要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推动各方力量向重农抓粮集中、各种资源向粮食生产汇集、各类项目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合力推进粮食生产。要千方百计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03亿亩以上,多措并举开展抗旱,深入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