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曾万明:把统筹城乡发展贯穿于灾后重建

时间:2011-12-15  来源:人民日报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四川省绵阳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贯穿于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坚持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科学重建的前提。绵阳市自觉变单纯的城市规划为城乡统筹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为科学重建奠定坚实基础。在农村建设中,把灾后重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紧密结合起来,彻底改变“规划不下乡”的状况;坚持开门规划,集中全国5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万多名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以及许多全国乃至世界顶尖人才的智慧,确保规划、设计、建设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统筹规划,灾后重建工作形成了城乡交融、产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的良好局面。

  推动产业集聚。灾后重建为缩小城乡产业差距提供了机遇。绵阳市坚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实行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开发相结合,集中有序推进灾毁耕地复垦,推动农业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集中连片发展,努力形成规模效益;围绕“一核四带”产业布局,坚持“一县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一园区一特色”的发展模式,在明确园区定位的基础上,引导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关联、成链、集聚、集约、合作“五向发展”;按照“拓展新区、优化交通、提升中心、控制生态”的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城市核心商业区,努力构建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

  强调基础先行。基础设施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绵阳市坚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房重建与城市发展、耕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房子进院子”、“小院并大院”等形式,合理设计原址建筑风格,按照城市社区标准搞好农村水、电、路、通讯、光纤等设施配套,统筹推进农民集中安置点建设;着眼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合理配套新的商业街区,彰显山、水、园、林的城市特色;按照“打开通道、构建枢纽、完善网络、提升功能、支撑发展”的思路,构建铁路、公路、机场立体化的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进市域高速公路网、多通道路网、县道公路网、加密乡村公路网等建设,初步建成了连接城区、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注重市场运作。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灾后重建的各项政策,降低投资门槛,释放投资潜能;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完善“借、管、用、还”四位一体的投融资机制,做大做强信用担保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对接平台;在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设立住房重建担保基金,由援建单位、市、县财政分别出资,为城乡住房重建户提供建房专贷;针对市场调节容易产生自发性、滞后性等弊端,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

  始终依靠群众。灾后重建工作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绵阳市注重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推动形成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有效避免了领导干部大包大揽、代民作主的情况,从多个方面激发广大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无论在重建方式、重建选址、户型设计问题上,还是在工程监理、土地流转、北川新县城分房问题上,都坚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让群众参与政策、规划等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保证了重建工作健康有序推进。作者为四川省绵阳市市长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