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农业专家程式华、赵明谈科技怎样支撑粮食“九连增”

时间:2012-11-15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

  目前,秋收接近尾声,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农业部发布消息显示,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今年的粮食增产有何亮点,科技在粮食连年增产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又是如何推广到田的?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和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副组长赵明。

  记者: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水稻、玉米对全年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今年,水稻、玉米增产原因有哪些,在今年的生产中有何亮点?

  程式华:综合各地水稻生产形势看,今年水稻亩产有望再提高3-5公斤,总产也将实现“九连增”,双双再创历史新高。从科技及其推广的角度看,除了超级稻品种推广面积继续扩大外,今年水稻生产中的最大亮点是早稻集中育秧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了早稻秧苗成秧率,秧苗素质好,从而成为早稻克服5月份长时间多雨寡照,并最终实现早稻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赵明:今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5.25亿亩,预计总产可突破2亿吨,较去年增加3%,有望实现面积、单产双增加。增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玉米生产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家高度重视玉米在粮食安全中的主导作用,在新增1000亿斤粮食中,玉米增产规定为53.1%。二是玉米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今年玉米科技受到高度重视,高产创建、“玉米双增二百”等一系列科技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今年中央财政将“抗旱坐水种”技术列入重点补贴技术措施,为玉米丰产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黄淮海夏玉米区贴茬直播和适时晚收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应用面积也进一步扩大。三是玉米市场拉动力进一步增加。由于玉米种植简化,肥水效率高,价格高,在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粮食生产条件下成为农民种植的首选。

    记者:近年来,粮食连年增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在水稻、玉米的生产中,科技的作用是如何被发挥出来的?

  程式华:科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高产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推广品种从2005年的28个增加到今年的96个,推广面积从2005年的不到5000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2亿亩以上,亩增产可达到60公斤左右。

  二是现代水稻生产技术推广加快。近年来,集中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机械收获等体现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水稻生产方式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推广普及,提高了劳动力紧张情况下水稻生产技术到位率,促进了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水稻机插秧率从2005年不到10%提高到今年的25%以上。

  三是防灾减灾技术日益引起重视并推广。今年,中央财政首次对江西、湖南等4个早稻主产省(区)早稻集中育秧进行补助,其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预防低温导致早稻烂种烂秧。

  赵明:10年来,我国玉米杂交种经历了两次更新换代,玉米“一增四改”等高产栽培技术获得了大力推广。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到3500多片,示范带动了大面积平衡增产。

  以耐密高产品种和农业机械为载体,我们研究推广了秸秆还田,少免耕栽培,精量播种,合理增加密度,机械化耕种收获等一批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各地因地制宜推广了一批包括选用耐旱品种,采取深松、耕耙保墒、秸秆覆盖等耕作措施。

  特别是在全国5个产粮大市、50个大县、500个乡镇开展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以来,通过统一供种,强化了高产优质品种推广;通过重点推广高产密植、地膜覆盖、机播机收等技术,强化了集成配套技术普及;通过探索多种形式的服务机制,强化阳光工程农民培训,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和成果转化效率。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农业部门开展了“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水稻、玉米科技人员组织开展了哪些科技服务,取得哪些成效?

  程式华:年初以来,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为水稻全年增产、季季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启动实施了“百名专家联百县”制度,推进科研骨干下基层了解稻农需求,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水稻增产;各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以超级稻“双增一百”、水稻高产创建、早稻集中育秧等技术示范推广活动为抓手,结合播种、育秧、田管、收获等关键季节,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据统计,1-9月体系专家共举办培训班近1000个,培训稻农10余万人次。

  赵明:围绕高产创建和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玉米专家组与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地方科技创新团队等紧密配合,组织专家对各玉米主产区的生产形势、技术需求等开展考察和调研,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科学制定区域生产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玉米生产关键环节,及时组织专家对各地的玉米生产新形势、新特点进行重点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导意见。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