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四川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10-12-06  来源: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课题组
 

四川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对策研究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课题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标志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走向尽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面临着巨大的减碳压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顺应世界经济低碳化发展潮流。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振兴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低碳经济已成为新形势下振兴县域经济的战略抓手。本课题旨在从低碳化角度重新审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力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

一、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现状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振兴工作,多策并举强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我省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县域经济正逐步走上低碳化发展之路。

(一)实施退耕还林

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中央做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战略决策。其实,退耕还林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具有减少种植业碳排放、增强森林吸碳能力的显著效果。我省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着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并于199910月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十年来,我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切实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四个主要环节,坚持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攻坚相结合,基本做到了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截至2008年末,全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336.4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441万亩。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37%,比1999年提高7个多百分点,部分县超过50%

(二)推动节能减排

2003年以来,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县域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先后关闭或挂牌整治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县域工业企业,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同时,我省大力开展农业生产节能减排工作,环保部门通过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逐步认识到秸秆焚烧的严重危害,增强了他们禁烧和综合利用秸秆的自觉性。这些工作使我省大多数县域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三)开发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潮能等。我省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县域能源结构逐步优化。比如,结合“送电到乡”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推动甘孜、阿坝、凉山和攀枝花等地区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根据甘薯资源分布情况和建设条件,布局和建设了一批燃料乙醇项目和生物柴油项目。目前,全省水电装机2700万千瓦,风能发电装机1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厂40座,生物质能发电量5万千瓦,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均为10万吨/年,农村户用沼气池500万口,推动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认识上的模糊和观念上的分歧。

(四)发展生态经济

世纪之交以来,雅安市所辖各县(区)、乐山市的沐川县、眉山市的洪雅县和广元市的苍溪县等越来越多的县,致力于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积极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例如,21世纪初,面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新形势,雅安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西部生态经济强市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由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经过近十年努力,所辖各县(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效益日益彰显,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强市已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共识。

目前,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仍然比较明显,有的地方政府对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仍然不够重视,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配套措施尚不健全,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资金、技术要素保障能力还比较薄弱。

二、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思路、原则、战略和重点

(一)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标。因此, 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低碳经济发展潮流,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低碳发展模式,着力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整体推进县域工业、农业、服务业低碳化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加快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二)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其一,加强领导、规划引导的原则。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为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政策,并据此科学编制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规划,指导县域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其二,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我省地域辽阔,各县域地理气候、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差异较大。应依据各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和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战略,发挥各县域资源禀赋优势,立足县域经济技术基础,走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道路。

其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我省县域三次产业发展都存在程度不同的高碳特性,应整体推进县域一、二、三产业低碳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县域经济节能、减排、降耗目标。同时,必须找准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点领域,以便提升有限减碳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其四,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会暂时增大县域经济发展成本,短期经济效益可能受到影响。然而,从长远看,只有推进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才能突破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应借助财税、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强力扶持县域低碳产业项目,确保低碳经营者始终能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逐步增强低碳产业的自生能力。

其五,重视资金筹措与技术改造的原则。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面临资金与技术两大瓶颈,其中,资金瓶颈是最大约束。以设立省级碳排放权市场[1]为中心,积极开展各类碳金融交易业务。这样既可激活县域金融资源,又可吸引县域外部资金进入本县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同时,逐步用先进适用低碳技术改造县域高碳产业。

(三)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基本战略

第一,实施县域低碳经济增量渐进式发展战略。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当从增量工业项目的低碳发展入手,尽快实现工业经济增量的低碳化发展。同时,对具有高碳特征的工业经济存量展开低碳技术改造,并将未能按期通过改造达标的存量工业企业淘汰出局。县域农业、服务业低碳化发展同样应从增量入手。

第二,以县域工业经济低碳化发展为战略重点。我省多数县域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部门是多数县域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应将有限的减碳资源相对集中用于县域工业经济低碳化发展,集中力量开展低碳技术攻关、引进和改造,确保县域工业减碳发展工作取得实效。同时,统筹开展县域农业、服务业的减碳工作。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县域碳汇储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县域林业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运动,持续提升县域森林覆盖率,增加县域碳汇储量,扩大县域活立林木蓄积量。这样既可增强县域碳吸收能力,又可增加县域林木拥有量,还可为林副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实施金融支持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建立健全县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发展县域碳金融[2]交易,深度整合县域金融市场,激活县域存量金融资源,逐渐摆脱县域金融发展困境。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碳金融交易,通过转让县域碳排放权,将自身低碳经济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优势。

(四)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点领域

推进县域工业低碳化发展。以低碳为导向,推进县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县域工业发展方式。一是提高县域工业项目的碳准入门槛,提高对高碳项目的资本金要求,严格限制高碳项目立项和建设;二是构建绿色信贷体制机制,严格限制高碳项目贷款,遏制高碳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积极采用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技术,加大传统高碳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落户到县,加快发展县域循环经济。

推进县域农业低碳化发展。农业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产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每年仅耕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就高达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以上,约合150亿吨二氧化碳;生态农业系统可降低30%的农业碳排放,消耗80%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节省1%的石油消耗量。因此,应大力开展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恢复县域生物多样性,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并通过积极发展种养循环经济,有效治理养殖业高碳化和面源污染。一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畜产品品质,降低农畜产品生产成本,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优质优价;二是实施县域绿化工程,持续提升县域森林覆盖率,增加县域活立林木蓄积量,增加县域碳汇储备,增强县域碳吸收能力,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三是发展种养结合、林养结合经济,逐步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努力提高农民(尤其是林农)收入水平。

推进域服务业低碳化发展。一是综合运用产业、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工具,引导县域存量服务业节能、减排、降耗;二是引进先进适用低碳技术,改造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高碳服务产业,坚决淘汰高碳服务项目;三是建立并严格执行县域服务业碳准入制度,在新建服务项目的审批环节,从严控制高碳服务业项目立项,从源头上控制服务业高碳化问题。

三、推进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加强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组织动员

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开展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专家咨询活动,集思广益,增强工作指导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政策和典型,营造发展低碳经济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编制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规划

将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列入正在编制中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尽快启动县域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有条件的县还应当逐年制定低碳化工作方案。通过低碳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指引方向。

(三)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当然,也不能将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减碳工作等量齐观,而应在客观评价各产业在县域经济低碳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找准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点领域,科学确定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产业优先序,集中有限资源实施重点突破。

(四)建立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配套保障体系

健全有力的配套保障体系是有序推进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相关财税、金融、产业政策保障体系,为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建立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统计、监测、考核制度保障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考核提供数据基础和制度保证;构建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落实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提供科学的考评依据。

()加大对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通过“三管齐下”强力推动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一是财税政策引导。加大财政对相关公共产品的投入,对低碳经营主体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及财政补贴,促进县域三次产业低碳化发展。二是财政杠杆撬动。采取补贴、补偿、奖励、组建担保公司等财政措施,激励金融机构开发低碳信贷产品。三是市场交易拉动。合理配给各类企业碳排放配额,积极发展县域碳金融市场和碳金融交易,促进碳排放权有偿转让与合理配置。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碳吸收能力建设

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应从“减排”和“增吸”两个方向同时推进,一方面,减少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增强县域森林、植被对空气中碳的吸收能力。为此,应大力实施县域绿化工程,提高县域森林覆盖率,增加县域碳汇,增强县域碳吸收能力。鉴于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县域“减排”难度较大,应高度重视从增强碳吸收能力的方向去努力实现减碳目标。

()尽早开展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试点工作

通过先行试点,逐步积累经验,然后全面推开。建议尽快出台关于推进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我省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可考虑在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各选1-2个县开展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在同类地区逐步推广县域经济低碳化发展模式。

()将低碳指标纳入县级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分别制定各县域的干部政绩考核目标,将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县级主要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赋予相应的权重,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甚至可以考虑在县级主要领导绩效考核时实行低碳指标一票否决制,以便加大县级主要领导在推动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责


[1] 省政府在碳权一级市场上把一定时期内全省碳排放许可量分配给各县(市、区),各县再将全县碳排放配额分配给县域内各个企业;然后,在严格监测的基础上,促进各县之间、县域各企业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

[2] 碳金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产物,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通常泛指所有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