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双碳行动 红原电力助县域发展绿色转型

时间:2023-01-16 14:23:54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2022年11月下旬,位于川西北草原腹地的红原县迎来了又一轮降温。臃肿的衣服仍难以抵御高原刺骨的寒气,取暖成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刚需”。最近,红原县城市供暖(二期)项目建成投运,这个由电力供能的供暖设施开始为县城居民送去源源不断的温暖。“用电集中供暖不仅安全干净,而且不会污染环境。”一位居民欣喜地说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调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红原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红原县提出积极争创四川省清洁能源示范区,奋力建成绿色低碳家园,作为电网企业应勇挑责任、发挥优势,做好主力、打好主场。


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检查线路  黄世涛/摄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红原县是四川省四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的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是地球上的重要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和资源供应等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作为中国最大的高原沼泽植被集中分布区,若尔盖湿地是长江黄河上游主要水源涵养地和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生态屏障,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将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作为全省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四川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加快形成可持续性、包容性和韧性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产业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根本之策。”

“以‘主力军’角色助力区域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投身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事业,我们电网企业责无旁贷。”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公司深入落实国家电网“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要求,充分立足红原县光照条件优越、文旅资源富集、现代牧业禀赋突出等优势条件,在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大力服务县内新能源开发、文旅产业发展和畜牧业提档提质;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推动县域工业生产、服务业、市政供暖等领域的供电保障,各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近年来,为了促进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将守护生态作为企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员工在黄河上游生态区开展植树活动,几年来已累计植树1万余棵。


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助力工业企业“煤改电”  黄世涛/摄

支撑高原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红原县太阳能资源富集,据测算,太阳能平均利用小时数约为1700小时,年总辐射量每平方米6008.4兆焦,理论可开发量达300万千瓦,属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区域。红原县委书记杨文松2022年调研县域光伏产业时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挥红原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抢抓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光伏产业项目建设,拓展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打造红原百万千瓦光伏产业基地;探索打造集光伏发电、畜牧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牧光互补’绿色高效循环产业链。”

笔者了解到,红原县将清洁能源作为重点产业,其底气除了资源条件,更重要的是具备“较好的接入和消纳条件”。近年来,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及红原县供电公司积极推动建设的红原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红原县清洁能源开发提供了通道保障。

几年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立足解决阿坝州北部草原地区清洁能源外送问题,布局建设了红原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红原公司大力配合相关单位收集资料,积极发挥属地协调的职能,保障项目顺利完工。笔者了解到,红原220千伏变电站已于2021年底投运,项目为红原以及若尔盖、阿坝等县当前的光伏、风电开发预留出了充裕的空间,体现了“电网先行”的担当。

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在推动集中式光伏项目送出通道建设的同时,也为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运行提供支撑。2021年底,中国华电集团捐建红原县会议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该项目装机110千瓦,预计25年减少使用标准煤约253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78吨。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积极配合、保障项目建设和并网,后续又在电费结算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立足职能、发挥优势服务县域能源产业发展。


电力工作人员开展设备特巡  陶柄臣/摄

助力县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初步测算,旅游业万元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文旅产业是打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现实通道。近年来,红原县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品牌日趋响亮、文旅产业势头正劲,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红原特色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道路。

服务文旅事业、助力文旅产业,红原电网人一直奋战在“第一线”。

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强电网建设,骨干电网和农村配网都有了全面改善,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让城乡居民、外地游客享受到贴心的供电服务。红原县每年举办的各类大小节会活动的保电,我们更是作为重要任务提前介入、全程守护,为活动圆满举行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电保障。”


电力工作人员开展线路巡查  毛俊东/摄

近年来,红原县居民群众随着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对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需求。红原县海拔高,全年采暖时间长达7个月。过去,当地老百姓秋冬前夕都会大量囤积煤炭、木柴或干牛粪,用于天冷后燃烧取暖。“烧煤、柴、牛粪,不仅不卫生、不安全,更污染环境,与保护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目标背道而驰,很多群众也希望能够用上电取暖,县里也一直在推进更清洁低碳的取暖方式。”红原县一位基层干部告诉笔者,“现在用电取暖已成为普遍的取暖方式。”

最近,在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的支持和倾力服务下,红原县城市供暖(二期)项目正式建成投运。笔者了解到,该项目主要为红原县城邛溪镇供暖,覆盖面积23万平方米,受惠用户包括学校、医院等机关单位20余家,居民1000余户。该项目将实现减排3.24万吨标准煤、6.1万吨二氧化碳、19.8吨二氧化硫和20.6吨氮氧化物(以25年计)。

如今,在红原大草原,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深入人心,绿色转型正在持续推进。

(申伦先  陶柄臣  本刊记者  黄世涛)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