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数字化推动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建设

时间:2022-10-18 11:22:56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是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勾勒出的城镇化建设新图景。

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县城,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县城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从事经济活动的良性社会生态体。活力县城的主要表现形态是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经济活则人民有干劲,社会活则生活有奔头;宜居宜业就是宜居住、好就业,居民生活幸福而充实,安居乐业、如登春台。

根据《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我们认为,建设“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应该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建设,使县城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新战场。

数字化推动县城经济活力

促进城镇居民就业

如果把县城比喻为“半亩方塘”的话,那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如何建设富有活力县城的最佳方案。

数字经济大环境下,推进数字化建设,构建“内建清渠、外引活水”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成为推动县城经济富有活力的重要抓手。

建设数字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县城经济活力的关键支撑。数字政府是一种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在线提供工商、税务、证照证明、行政许可等利企便民服务,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畅通“政-企-人”网络互通渠道,助力激活企业和城镇居民干事创业的主动性、能动性。

数字融合发展、重塑产业结构是推动县城经济活力的内在动力。目前,大多数县城的产业发展目标都定位于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而数字化技术在集成农资供应、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神经链接作用。同时,适宜生态县城的数字乡旅、智慧养老等新型生活服务性产业正成为数字化融合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补足县城经济产业短板,打造立体化数字招商平台是引入外部“活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官网、官微、公众号、直播号等数字化渠道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网络会议、在线文档协同、数字签名等数字化平台或技术也为网络协商、意向签约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新型合作方式。相较传统的招商方式而言,通过立体化数字招商平台引进“智、金、商、人”四大资源在签约成功率上具有明显优势,数字招商方式的主动性更强、范围更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数字化赋能“内建清渠、外引活水”,企业和居民事业顺利、办事顺畅,皆如“纵壑之鱼”,主动性创新创业泉涌,助力县城经济活力迸发,进而形成产业发展和就业耦合并进的良性循环态势。

数字化推动县城社会活力

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智慧县城实现数字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县城社会活力、营造宜居生活环境的新型基础设施,也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最优路径。

数字化公共服务是智慧县城的核心内容。《“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强调,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服务领域,多方位推动数字化融合社会服务,将广泛激发城镇居民的社会参与活力。一是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数字化,助力提高社会服务供给的普惠化和均等化水平。二是养老、托育、社会福利等民生福祉设施数字化,助力优化民生服务的资源配置和供需对接。三是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助力实现文化服务资源的普遍供给和共享应用。

在生活服务领域,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化生活环境,促进城镇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幸福感提升,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一是公共交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打造县城智慧交通平台,保障交通安全、提供通畅的公众出行服务。二是公共安全,以智慧警务平台为核心构建覆盖县城大小街道和居民小区的智慧安防网络系统,打造平安县城。三是智慧社区,优化社区建设和数字化运营模式,普及接入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打通数字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实在、便利的数字化生活。

总之,建设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其实质在于构建一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同欢”的鹿车共挽的社会生态。经济活、社会活、宜居住、好就业就是“鹿车”的四个轮子,数字经济成为“鹿车”的新引擎、新动能。数字化智慧县城,将成为建设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进程。

(张绍成 辽宁大学县域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数学经济专业副教授)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