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5·12”特大地震留下的创伤,在60万涪城儿女不畏前行、砥砺奋进下,早已转化为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五年过去,涪城策马扬鞭,在全域发展中实现了全区发展由“原地起立”到“立地起跳”再到“不断摸高”的跨越发展。
园城一体
引领产业城市齐头并进
一个U盘般大小的电子产品,不仅从技术上实现了光、电的互转,而且其售价达7千美金——这是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引进的企业生产的产品。
道路、医院等配套设施伴随小区一起建设,目的是建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城市——这是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的城市水准。
走进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看到的是城市与高新产业比翼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年前的地震,涪城区240户工矿企业受损,工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2.2亿元,如何恢复工业成为了全区发展之重。
2010年,涪城区高标准在金家林规划了面积33.7平方公里的总部经济试验区,致力发展以总部办公、金融服务、现代商务等为主攻方向的科技城总部基地,以高端产业为引领的具有科技城特色的百亿级产业园区,建设与之配套的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城市新区。目前,城市建设初具雏形,有22家企业入驻投产,预计到2015年,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立地起跳”正成为涪城灾后发展的生动写照。
产村相融
成片推进现代新型农业
在杨家镇团阳寺村,震后建起的总投资3.6亿元、占地1000亩的原香·国际香草园里,月见草、薰衣草等各种香草争奇斗艳,怒放的香草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对于香草园,团阳寺村57岁的村民龚希武感触颇深——他家有4.2亩田地,年纯收入不到3千元。建香草园后,土地流转给了企业集中开发,自己和妻子到园里打工,土地流转费和工资年可达2至3万元,“是以前的十倍!”
远不止香草园。罗汉寺村震后建起了1200亩葡萄园,去年户均增收8千多元;小桥村建起了610亩的以瓜果、草莓等为主的“乡约田园”;柏树村建起了600亩的观赏荷花……如今,杨家镇正成为涪城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重要阵地。
毗邻的关帝镇将养猪场产生的猪粪用来发电、作有机肥,发的电用来企业生产照明,肥料用于蔬菜种植,蔬菜角料用来喂猪,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路子。
成片推进现代新型农业,促进产村融合发展,涪城“三农”获巨变。
多极支撑
商贸物流加速次级突破
在位于石塘镇绵(阳)中(江)公路旁,三年前还是一片贫瘠的山坡上,如今已经“长”出了鳞次栉比的楼房——这里就是正在建设的涪城区石塘商贸物流城。
针对原有石塘现代专业市场产业园的资源优势,结合该片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优势,围绕大型专业商贸批发零售和物流配送,涪城区规划了总面积10000亩的石塘商贸物流城,积极打造川、陕、甘毗邻区辐射能力最强、商贸经济影响面最广的商贸物流中心。
在该园区,建有毅德商贸城,主要批发建材、五金、机电等;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主要发展食品、副食品交易、加工;汇星商业城,发展物流配送……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交易额400亿元,税收3亿元。
此外,涪城还在龙门、新皂建起了商贸物流园,商贸物流业正成为该区推进全域发展、在多点多极中寻求次级突破的重要力量。
(绵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