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山为骨 水为脉 绿为魂 乐山沐川掘金生态游(图)

时间:2013-05-15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

“天然氧吧”沐川

    生态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人类生存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物以稀为贵”的“身价”日益凸显。以绿色为标志的生态旅游,因为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而深具可持续性,也因此备受尊崇。

  “改革开放年”,怎样改革,拿什么开放,如何开放?宏观定调,微观如何发力?沐川旅游业对此给出积极回应——

  在接踵而至的旅游者眼里,沐川就是一个大大的绿色公园,无论春夏,还是秋冬,一样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徜徉在这个绿色公园,慵懒地洗洗肺,换换心情,丰盈的负氧离子总是馈赠给旅行者满满的惬意和舒畅,忘却了喧嚣俗世的浮躁与烦忧。

  “天然氧吧”、“绿色明珠”,游人去而又返的念念不忘,呼应着沐川独有的吸引力。这一极富感性和标志性意义的别称,成了沐川独具个性的名片。崇尚绿色发展,掘金生态旅游,无疑是沐川深具眼光的战略选择之一。

  绿色背景中的宏观取向:打造生态养生·休闲度假绿城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有2.56万人次的游客选择了沐川,“醉一次氧,给心灵放个假”。他们中,多数是过夜客。

  77.34%的森林覆盖率,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到35000个/立方厘米,为“醉氧”提供了科学依据。

  竹海酒店是沐川眼下唯一的星级酒店,凭借综合接待能力再度成为这个小长假的重要驿站。置身县城两河岸边,出门即是无边光景;漫步行走不过10分钟,便进入童话般的桃源山居;20分钟车程,就可到达沐川竹海……坐拥天时地利,营业2年多的竹海酒店一直处在良好的收益期。

  “这个‘五一’假期也是天天客满,大多是成都、重庆、乐山来的自驾游客。有一部分是回头客,几乎每个假期都会来住两三天。”老板李爱军介绍,酒店马上要搞新的装修工程,赶在国庆节前增加50多个客房的接待能力。

  住下来,慢生活。以往的跑马看花观光游,正在悄然转向绿色休闲度假游,沐川旅游所承载和表现的,正是全球旅游业的发展潮流。

  潮流之上,春暖花开。阅读沐川旅游,近年表现不俗:2012年,全县接待游客68.82万人次,同比增长27.3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34.2%。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县接待游客7.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47.7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69%和25.32%。

  这一较大幅度的趋势性增长,表明旅游业正在崛起为沐川县域经济的重要一极。

  趋势性增长来自战略引领。沐川新一轮中长期规划,坚定选择了“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战略,“生态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定位和总取向。由此而生的“打造生态养生·休闲度假绿城”目标,与绿色背景中的宏观取向具有高度一致性。

  旅游,既要养眼,更要养心,贵在形神俱美的那份韵味体验。

  微观实践中,沐川精心调制系列“套餐”,突出“生态沐川·人文之美”主旋律,具体设计和操作涵盖了时空和季节的交错,有一种清晰中的迷离风韵,带给游人“绿野仙踪”般的灵魂之旅———

  桃源山居,农耕文明原始素朴;沐川竹海,醉氧山巅及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山水之间,手工造纸、僰人悬棺、千年冰臼印迹翩然;竹编、牛 灯、旱船、莲萧、舞狮、喔山号,民俗文化独具魅力;沐川草龙跃动吉尼斯……还有神秘的黑熊谷森林公园、五马坪景区、筒车坝库区风光……

  美丽生态,美丽人文,舞动沐川旅游形与神的大美,给了旅行者去了又来的足够理由。

    培育新增长点和比较优势:放活微观释放潜在动力

  眼下,沐川正与一家投资基金合作,协议引资3亿元,整体打造沐川竹海。景区总规及控制性详规正抓紧制定,意在2015年前将沐川竹海建成4A景区。

  社会资金这样大举定向进军沐川旅游业,还是首次。

  “改革开放年”,怎样改革?拿什么开放?如何开放?沐川旅游业对此给出了积极回应。

  3月30日,“生态沐川·人文之美”旅游推介会向市内外50余家涉旅企业、旅游商品企业、旅行商、户外俱乐部开放,宣传推介沐川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推介会反响热烈,期间有16家乐山旅行社、18家成都旅行社与沐川涉旅企业签下254份合作协议。

  此后,成都、乐山、宜宾等10余家旅行社分别组团到沐川休闲旅游。

  像这样大规模的组团式旅游,也是沐川旅游史上的第一次。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观念的变革激活了沐川旅游这盘棋。沐川最大的比较优势在生态,生态经济就是沐川新经济的增长极。”沐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彬说。

  着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壮大比较优势,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参与,从体制机制上放活了微观主体,社会和市场的潜在动力得以释放。投资意愿强烈的民间资本相继浮出水面,前述投资基金的进入是典型一例。

  沐川旅游业的对外开放,还有早些时候的四川海能公司。沐川旅游开发政府性投融资平台———三源旅游开发公司,即是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而成。海能公司携400多万元资金参股,沐川财政注资300万元,先后向银行融资1000万元,累计滚动投入2200万元,创下1年多建成沐川竹海3A景区的良好记录。

  “如果没有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沐川的景点景区和基础配套建设举步维艰。”三源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蒋川平对此颇有感触。

  不仅是对外,对内开放也同样重要。沐川旅游业对本地资本的开放,近年来表现亮眼:建成投用的竹海酒店,吸引本地民资4200多万元;即将建成的金龙酒店,吸引当地社会资本5000多万元。年内,本地民资还将建成4个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酒店、会所和农家乐,同时加快建设投资4500万元的农家旅游接待点。

  “作为土生土长的沐川人,我们最有理由和底气投资沐川发展。沐川的生态优势独一无二,选择沐川就是选择了可持续,我们非常有信心。”金龙酒店经营主宋道洪的选择具有代表性。

  社会资本掘金生态旅游,除上述规模较大的投资,还有众多民间酒店、餐饮、住宿、农家乐及农特旅游产品等经营主。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有超过8亿元的社会资本直接参与到沐川旅游服务业,直接促成了旅游配套能力提升。

  沐川2013年旅游服务类重点投资计划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过半。“今年是沐川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年,要抓紧提高配套能力,适应旅游转型升级需求。”沐川旅游局长赵进东介绍说。

  涵养绿色旅游业态:串珠成链滚动发展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桃源山居自出生之日,就以其独富底蕴的农耕意境让游人过目不忘。在浓郁的农耕文化氛围里体验入世与出世的宁静悠远,在小桥流水人家中感受生态乡村的原汁原味,在蓦然回首间望见“农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的温暖回归,远远近近的游客陶然沉醉,索性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回。

  从景点景区游到乡村民俗游,由乡村民俗游而景点景区游,生态统筹下的不同叙事风情,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气、商气和财气。

  以景点建设支撑景区开发,以景区开发推动旅游发展,发端于绿色、演进于生态的沐川旅游,在先期实践中完成了部分原始积累,实现了起步阶段的滚动发展,涵养形成沐川旅游业的基本逻辑。

  当下,沐川传统旅游服务业正加速向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为代表的现代旅游服务业转型。宏观定调,微观如何发力?生态沐川充满想象——

  山为骨——谷地建城,特别保持山体对谷地的自然延展,如人之肋骨而成城市的自然骨架,亦是山林景观、山体公园;

  水为脉——一溪水穿城,生态河堤、自然湿地、碧湖清波沿线点缀,城建其间,脉动韵足;

  绿为魂——生态立城,山环水绕,满目青翠;天际曲线,高远优美;自然生态,沐川新城。

  而在空间走廊上,“两线一河”将串珠成链——沿省道103线,加快推进五马坪综合开发利用、马边河水上特色旅游;沿国道213线,加快推进竹海、森林公园、中华竹博园和以金王寺水库为中心的环湖生态旅游地产项目。到2015年,三产增加值达到17亿元以上;到2020年,三产增加值达到42亿元以上。

  微观发力,上述“规划图”正在源源生成“施工图”、“实景图”。今年一季度,沐川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8626万元,同比增长190.6%。这一增幅,是在2012年同比增长81.3%基础上的再增长,其叠加累积必将释放更广阔的增长空间。(乐山日报)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