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宜宾县泥南乡火箭社区地处岷江边,全村有耕地面积2204亩,有1226户4498人。火箭社区属四川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宜宾县首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
在种有如海般晒烟的田野两旁,一排排楼房林立,街道纵横交错,茶馆、餐饮店、自选商场、农资店一家接一家,走进火箭社区,给记者的感觉不是进村,而是到了一个小集镇。
近年来,火箭社区以支部建设为龙头,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村庄环境治理为重点,扎实推进建设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种植晒烟一直是火箭社区的传统,特别是该社区新江、上游两个组的晒烟更是因品质优良、口味好而畅销宜宾市内外。近年来该社区年均种植晒烟4000余亩,产量140万斤,产值达1500万元。“我们社区的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花生,在种植晒烟时插种花生,采用高产示范栽培技术,最高亩产可达400斤,由于这4000余亩晒烟全插种上了花生,还创造了岷江沿河花生高产记录,展现新农村建设中科技兴农的魅力,总产达77万余斤,产值达210万元。”社区一位干部告诉记者,社区还大力发展养殖业,有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0余户,建立了晒烟和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推广特色产品,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积极发展农村社区经济。同时,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新建木材加工厂一个,年产值达1600余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130余人就近就业。
近年来,火箭社区在共建单位宜宾日报社、宜宾县委宣传部等大力支持下,争取通畅工程修建水泥路5.72公里,村民自筹资金、投工投劳580余万元,铺设水泥路、连户路、生产路近9.8公里;争取100万余资金建渡改桥1座。目前该社区境内村组道路四通八达,50%以上的农户能运送重型物资到家门口,户户都能通摩托车。社区还争取资金修建了标准的码头,开通了车渡、横渡,年吞吐货物2万余吨,解决当地30余名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年增收近40余万元。
火箭社区常年有商店几十户,成了一个小市场,农民可就地在集市销售蔬菜、水果、土特产等各种农产品;社区居民95%家庭建了沼气池;通讯信息发达,95%的农户安装了光纤电话,10%的农户拥有电脑,能够在家中上网,几乎所有家庭都有手机,60%的人口拥有移动电话,每户均安了光纤闭路电视。
感言:
黄锦银: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晒烟,年收入最高的有10多万。我种了20多年的晒烟,去年家里种了近8亩晒烟,产值6万多元。还种了些花生,收入有1万多元。家里有热水器、电冰箱、电视机等各种电器,生活有滋有味。
罗世川:每天晚上,大家都爱聚集在社区文化广场,跳坝坝舞、健身舞,还有打腰鼓的,村民文化生活很丰富。
周怀富:我们社区成立有两个晒烟协会,我们准备进一步依靠协会打开晒烟的网上销路、做大做强晒烟产业。同时,在改善烟叶品种、提高烟叶质量上做文章。我们还打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药材产业。(宜宾日报)